國際

超越種族藩籬 迪士尼選角多元化

記者 黃儷璉、尹湘涵、楊子萱/採訪報導

近期迪士尼釋出《小美人魚》真人版電影前導預告,該電影改編自1989年同名原著動畫,原訂201911月上映,因情肆虐,製作及拍攝延後,直到今年9月才釋出預告,女主角愛麗兒確定將由黑人女歌手荷莉貝莉Halle Bailey出演電影是否忠於動畫原著掀起一波討論風潮 

夢幻的城堡建築是迪士尼主題樂園標誌性的象徵。攝影/黃儷璉

尊重原創 活化詮釋 

我們這一班》導演吳震亞表示,迪士尼影視為《小美人魚》動畫的原創著作,有資格更改角色設定,荷莉貝莉(Halle Bailey)經常出演迪士尼所製作的歌舞劇及電視劇,對於整個迪士尼影視的了解,相較於其他演員來說會更加熟悉,同時也相當符合迪士尼的品牌形象。

曾主演同名漫畫改編的劇集用九柑仔店演員莫允雯透過書面表示任何的小說、動畫、漫畫的翻拍改編,對於演員來說,多少會有一定壓力,觀眾對原著作品已有既定印象,心裡也有對其故事角色的想像;就演員而言,無論設計或是說話方式、肢體語言,都是模仿與想像的經驗,原著作品的特色加上製作團隊的創新,對演員來說確實是極挑戰,但同時也會擔心是否無法達到觀眾及原創預期。 

迪士尼樂園真人版小美人魚,完美復刻原著動畫之角色。攝影/尹湘涵

莫允雯指出尊重原創與適當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原創創造了角色的靈魂,而演員的工作便是活化靈魂,甚至創造出不一樣的可能性,她認為沒有任何詮釋是不可行的,只要能夠保留故事的厚度,透過表演將其蘊含情感微妙呈現,就能夠牽動觀眾。

 市場趨勢 吸金效果 

吳震亞表示,一部電影製作時間相當漫長,選角一職在電影製作中是不可或缺的,除了考慮原著作品的角色設定、演員的演技及才藝,也要評估當下市場的流行、未來趨勢及發展性,還有衡量演員的號召力與吸金效果,一部電影可以透過演員知名度進行加分,但也同樣能夠增加演員的曝光度,甚至可以藉由電影讓觀眾更加認識新生代演員。

吳震亞指出,迪士尼選擇讓荷莉貝莉出演女主角,可能想藉此捧紅自家演員,為迪士尼影視的未來鋪路,若以選角方面來看,荷莉貝莉曾經獲得葛萊美音樂獎,她的歌聲是獲選女主角的最大優勢,加上當紅的人氣及背景,將會為迪士尼創造前所未有的商業價值。 

迪士尼為全球影視前三大巨頭,作品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吳震亞說明,迪士尼的早期發跡以小朋友為主,部分作品極具教育意義,而這次選角也是順應時代變化,改變影視界白人霸權的刻板印象,帶著教育下一代的使命,推動種族多元化融合,於新生代年輕人新的刺激與想法,「唯有不斷改變,才不會被取代」,為未來影視產業注入新鮮血液。 

種族融合、文化交流,在年輕世代得到體現。攝影/尹湘涵

 女性地位提升 公主傳統形象轉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教授黃靖惠透過書面回覆,目前許多論文與網路評論分析迪士尼「公主」形象的改變,大致體現女性柔弱的傳統特質,轉變為中性、剛性氣質從1937年上映的《白雪公主》、1950年的《仙履奇緣到1959年《睡美人》,迪士尼塑造給大眾的理想公主形象」多為善良、優雅、浪漫、發生危險時總會有王子出來解救,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

黃靖惠指出上世紀80年代,女性地位的提升連帶影響迪士尼對公主角色形象刻畫的改變,1989年的《小美人魚》開啟了官方所定義的「迪士尼動畫的復興時代」,迪士尼的公主改變以往被動的狀態,包含貝兒、茉莉、寶嘉康蒂和花木蘭,這些角色獨自、自信、勇於追尋自我,不再是以「傻、白、甜」的夢幻形象呈現角色。從二十一世紀起所上映的蒂安娜、樂佩、梅莉達、莫娜等,展現出更加獨立和對自由的渴望  

根據美國戴維斯媒體性別研究院報告顯示,從2007年至2019年間,家庭電影中女性主角比例翻了一倍,解釋了很多媒體為迎合潮流趨勢開始讓女性在電影、動畫裡擔任主角而不是為了襯托男性才存在的配角 

迪士尼作品公主形象轉變演進歷程。製圖/楊子萱、資料來源/綜合整理

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伍維婷表示,為迎合當代的普世價值觀,媒體能做出更多以女性或多元友善的內容自然是好,但以台灣為例,目前以原住民、女性為主的影劇、電影還是偏少,女性大部分還是以配角出現居多,很明顯台灣在爭取性別平權和尊重多元化的部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迪士尼主題樂園現場歌舞表演,是園區的主要節目之一。攝影/尹湘涵

動畫電影先驅 伴隨童年夢想回憶 

史坦利國際傳媒行銷長趙善意指出近十年來,迪士尼大量收購「漫威娛樂」、「二十世紀福斯」等知名電影公司品牌,將這些資源與自身原創的動畫電影相結合,於2019年,正式推出影音數位平台Disney+。趙善意提到,如今Disney+的訂閱使用人數已經超越Netflix據迪士尼在上一季公布的財報結果,Disney+的訂閱使用人數22100萬人,超越Netflix平台(同期)的2億2067萬人。

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於1928年創造出米老鼠,作為官方吉祥物。攝影/尹湘涵

對於Disney+之所以能夠成功趙善意分析,不但是因為迪士尼已然將許多受眾廣大的電影公司納入旗下,與實力堅強的盟友聯手之餘,自身強大的IP內容也是迪士尼能夠不斷壯大的主要原因。趙善意認為,迪士尼出品的動畫電影,也無形中透露其企業形象與理念。他說,「製造歡樂」一直是迪士尼的核心精神,這份精神不僅僅要傳達給受眾,也要讓旗下員工發自內心的認同,才算是真正實踐了企業理念。 

華特迪士尼(上海)有限公司員工小桃(化名)表示,身為負責內容發行部門的一員,主要工作內容是將迪士尼旗下作品引進國內,發給中國的第三方OTT平台。於她而言,這些不只是單純的影視作品,甚至是一份童年、夢幻的成長回憶。她坦言,自己有幸能將這些優質的內容讓更多人看見,這份使命帶給她極大的自豪感與滿足。 

「勇敢表達自我,無論位階。」是迪士尼企業堅持的原則,小桃透露,正因為在這樣一間製造歡樂的公司,勇於表達才能帶來真正的創造力,就算是天馬行空的想法,說不定也能夠成為新的機會、新的轉折點。 

華特迪士尼(中國上海)公司的大廳設計,處處可見米奇標誌。照片來源/小桃

延伸閱讀:

台灣動畫走向新里程 從「東方迪士尼」邁向原創

「去性別化」除刻板框架 多元尊重盼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