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傳統 王聖鈞重新擦亮百年茶行
台灣茶的地位從清末蓬勃的外銷時代中沒落,經歷日治時期的重新復甦,再到近年走向內銷、精緻化的產業模式,茶業新生代的接班人汲取傳統思維與潮流脈動,賦予茶產業嶄新價值。
台灣茶的地位從清末蓬勃的外銷時代中沒落,經歷日治時期的重新復甦,再到近年走向內銷、精緻化的產業模式,茶業新生代的接班人汲取傳統思維與潮流脈動,賦予茶產業嶄新價值。
自2019起,新北巿教育局每年舉辦「食農樂活巧營造學校推行計劃徵選」,鼓勵校園主動提交食農教育實施情況企劃書作申請補助經費之用,並分為三大組別:萌芽學校、結穗學校、典範學校,隨著組別的遞進可獲得的補助就愈多,但僅有四十八間獲選名額,以競爭型計劃推動各校發展更有特色規模的食農教育。
貓空是台北市產茶重鎮,隨著貓空纜車的興建,吸引許多遊客前往嘗鮮,大幅帶動了貓空的觀光旅遊。但曾經興盛一時的貓纜,因觀光性質單一,人潮逐漸退去,營收逐年虧損,連帶影響貓空茶產業。所以在地茶農們凝聚共識,創立產業發展協會,共同打造全新的貓空觀光產業。
「龍膽石斑的故鄉」屏東枋寮新龍社區近年來致力於推動產業改革,運用食漁教育結合漁村體驗活動,吸引觀光人潮,也從廢棄魚鱗提煉出膠原蛋白加工成保養品,成功獲得消費者青睞,挽救衰頹的社區。
東北角福隆生活節每年舉辦在6月至10月間,是民眾暑期旅遊的好去處之一,今年除了將沙雕結合布袋戲做展演,自行車騎遊也新增為三條路線,並搭配海廢手作與其他活動,不僅吸引許多遊客,也促進當地觀光與環境保護。
受疫情衝擊,來台人數逐年遞減,除了最受影響的觀光業,遊覽車業也受波及。根據交通部統計,2019年的來台人數為137萬7861人,到2021年卻下滑至14萬479人,僅剩一成不到的數量。即便近期國旅回溫,遊覽車業界發展其他接送服務,生意仍未完全恢復,加上過去疫情嚴重時,造成司機離職潮,導致現階段出現人力不足的窘境,讓遊覽車業者難以生存。
Adawang(阿達旺,阿美族語中有「聚會所」之意)計劃是樂窩團隊在新北市三峽區南靖部落啟動的項目之一。因爲原有的聚會所年久失修,許多活動仰賴外援,於是部落長輩期望能重建Adawang,將傳統部落根基種回南靖,凝聚部落向心力,期盼聚會所功能恢復,為部落後輩提供最好的文化教育。
壯圍鄉位在宜蘭縣東北部,各類的資源與交通,都很難跟市區相比,有一群對農耕生活非常嚮往的青年,集結成微圍共創聚落,用創新的方式,推廣與牛互動模式及在地農產品,讓大家愛上壯圍。
台灣四面環海,許多民眾靠海生活,但全台各地沙岸侵蝕問題一直存在,除了影響沙岸生物生存,也影響養殖、觀光產業,更有可能危及民眾人身安全。目前各界積極推動沙岸防護,期望沙岸侵蝕能減緩,並讓海岸地區得以永續發展。
隨著時代進步,健康飲食的重要性逐漸備受關注,像是宜蘭三星鄉「原鴨米」就是不少養生主義者的第一選擇。原鴨米品牌創辦人沈福智希望農業是永續經營的,於是決定發展「鴨稻共生」農法,希望能夠減輕環境負擔,也為子孫們留下乾淨無毒的家園。
正濱漁港位於基隆市中正區,在日治時期曾為北台灣最大的漁港,歷史相當悠久,但隨著漁業發展及漁船大型化,正濱漁港因為不堪負荷而逐漸沒落。近年,正濱漁港逐漸轉型,朝向觀光發展路線邁進,附近有許多知名景點,像是彩色屋、漁會正濱大樓及阿根納造船廠等等,期待能成為民眾的假日休閒好去處。
夜市是不少人的共同回憶,也是台灣重要文化之一。而隨著環保意識提高,夜市文化也逐漸有了改變。本期則帶您一覽曾榮獲環保夜市環境評鑑特優的汐止觀光夜市,面對空汙、汙水、垃圾等處理問題,商家們是如何應對。
位於台灣東北角的馬崗、卯澳漁村,因經濟發達和人口外移造成在地高齡化的現象,特有的海女文化也隨之沒落,民間團隊的出現為原本黯淡的小村點亮無限光明,共同努力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