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音樂啟蒙教育 激發無限新思維
音樂啟蒙教育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目的在於激發幼兒潛能,讓孩子隨著音樂節奏自由擺動,並讓他們自主地創造音樂。除了能提高對事物的敏感度外,也能增強邏輯性,對其未來人格發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音樂啟蒙教育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目的在於激發幼兒潛能,讓孩子隨著音樂節奏自由擺動,並讓他們自主地創造音樂。除了能提高對事物的敏感度外,也能增強邏輯性,對其未來人格發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近年來,年輕一代單身、不育的現象增加,根據歷年內政部「老人生活狀況調查」,二十年來老人的經濟來源由子女提供的情形不斷降低中,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共居意願也持續下降,這些都凸顯出老年人的居住與照顧問題。
近年來在夏日,氣溫達到30度以上已是常態,教室內的溫度更時常飆高到33度以上。部分民眾認為國中小的教室裡沒有裝設冷氣,已嚴重影響學生上課狀況,在國發會提點子平台發起聯署,要求政府為中小學教室加裝冷氣,而此提案已超過5000人附議門檻。
日本總務省公佈最新總人口資料,今年2月統計,日本總人口為1億2679萬人,與去年相比減少22萬4千人。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連續三年為15歲以下人口的雙倍以上,出生人數首度跌破百萬,死亡人數更是歷年最高。近20年生育率漸下滑,少子、高齡化對日本的影響至難以忽視的地步。
台灣菁英式訓練模式促成不少國際賽事上知名的運動員。反觀風光背後,鮮少有人記得離開菁英式訓練下的運動員,因為就學期間忽略課業,導致無法擁有運動以外的一技之長來另尋謀路,如何改善台灣的體育風氣,讓運動員們更掌握自己未來,讓訓練與課業並重。
台灣社會高齡化的速度越來越快,「下流老人」的現象漸漸浮上檯面。當存款已無法負擔日常生活時,退休者只能拖著年邁的身體再次投身職場,此現象不僅已在日本上演,也將成為台灣未來的寫照。
有文明之處必有社會存在,有社會存在之處必有問題存在。英國與日本的社會企業行之有年,其社會問題也有所改善。台灣近年來才開始正視社會企業的存在,擬定規章、制定辦法之餘,又要如何整合,發展更好的未來,使社會問題真正對症下藥。
北市文山親子館,提供孩童活動空間。在親子餐廳紛紛成立的狀況下,親子館的設置,深受挑戰,但在專業和安全衛生的條件下,親子館還是家長們更親睞的場所。
少子化和不斷變動的教育制度,補習班和私立學校共同面對這些變化,分別提出各自想法。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化及緊湊的生活步調,現代人鮮少有機會好好地閱讀。在這種風氣下,紙本書的客群逐年下降,相關產業也遭逢考驗。
受少子化影響,新北市 106 學年度,針對學生總數 50 以下的偏遠地區小學決定實施混齡教學;位於大文山石碇區 […]
實施混齡教學,最主期望可以保障學生受教權益。採用相鄰年級間合班進行教學,讓孩童提早接觸並學習與不同年齡層的人相處,藉此提高孩童間參與課程的意願。
台灣青年失業居高不下,學用落差相當嚴重。德國技職體系是各國技職教育改革之模範,台灣與德國,社會環境與教育體制差異極大,該如何參照與改進,引人期盼。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