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焦點

【公民論壇】AI生成藝術的定位與運用 情感投入成關鍵

記者 林東慧/採訪報導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於11月23日舉辦小世界公民論壇,以「AI人工智慧生成藝術之爭議與展望」為主題,定位AI生成作品在藝術領域的核心價值,並針對AI藝術與傳統藝術間的關係,究竟是競爭還是合作,以及如何共生共存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11月23日舉辦小世界公民論壇,探討AI藝術的定位以及與傳統藝術間的關係。攝影/陳凡卉

本次論壇邀請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梵大學美術系教授董心如、Midjourney AI鳥巢社團創辦人、Adobe講師許鴻潮、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與創新科技跨域學程助理教授羅禾淋,以及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講師陳依純擔任與談人,分別從AI生成藝術的價值爭議、生產特性、未來發展趨勢等面向著手,對人工智慧時代帶來的爭議與未來展望提出不同的觀點。

由左至右分別為許鴻潮、董心如、羅禾淋與陳依純。攝影/陳凡卉

陳依純指出,運用AI人工智慧產製藝術作品的過程既便捷又快速,還能帶給創作者更多元的可能性;不過,即便AI的浪潮席捲全球,也已逐漸對各大產業造成衝擊性的影響,卻永遠無法取代傳統藝術作品在創作領域的地位。

她認為,在藝術生產的過程中,每一個媒材、筆觸肌理都蘊含著其時代背景與創造理念,且作品往往能映射出藝術家在創作當下的感知情緒,與追求短時間大量生產的AI生成藝術大相徑庭,故唯有前者能被稱為「藝術」。

影像藝術家陳依純認為傳統藝術永遠無法被取代。攝影/陳凡卉

而許鴻潮則對AI在藝術領域的定位提出不同觀點,他表示,AI生成作品的產製過程與傳統畫作無異,同樣是藉由畫作反映創作者的情感投注,再運用科技生成作品,將想法傳遞給大眾。兩者雖然在創作模式、生產媒介上有所差異,卻皆屬藝術的形式。

但許鴻潮也坦言,儘管利用AI生成藝術創作的便利性無可取代,判斷品味與等級標準的仍為人類,故該如何在大量創作中取捨出足以代表個人的作品,讓大眾藉此了解創作者欲表達的情感,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

Adobe講師許鴻潮分享自身對於AI生成作品定位的看法。攝影/陳凡卉

董心如認為,AI已然融入藝術領域,被視為美學概念的一種,且猶如人類的左右手,快速地協助創作者執行指令並給予回饋。她表示,人工智慧的出現不僅提供使用者多元化的創作面向,更拓寬社會各領域的視角,故AI為全球帶來的貢獻是正向且不容小覷的。不過,董心如也強調,藝術創作的核心價值在於「是否能留住人心」,而該如何界定一件作品的藝術性與否,端視使用者的創作心態。

傳統藝術家董心如表示創作者的情感投注決定了作品的定位。攝影/陳凡卉

羅禾淋對於人工智慧在未來的蓬勃發展持肯定態度,以新聞產業為例,以往產製新聞的每一階段均須仰賴人工,過程既費時又費力,而現今只需依靠AI便能在短時間內生產出大量作品。他透露,人工智慧的出現為企業減少生產成本、降低技術門檻,促進產業結構多元化發展。但羅禾淋也表示,以往作品的生產工具是可以溝通的人類,如今卻變成了不可觸碰的機器,藝術家勢必要在「可碰」與「不可碰」之間做出抉擇。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與創新科技跨域學程助理教授羅禾淋展望AI未來發展。攝影/陳凡卉

陳依純根據自身經驗補充,即便人工智慧生成作品十分迅速,卻始終無法製造出她心中所想的畫面,畢竟藉由紙筆作畫時能針對畫面的每一個細節做出調整、鑽研,而運用AI則不然。不過,她並無全盤否定人工智慧在藝術領域的存在,陳依純認為,若將自身創意結合AI技術,則也能被視為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故現代創作者必須學習如何與科技共生共存,才得以使傳統產業與人工智慧的發展既能各擅勝場,亦可相輔相成。

延伸閱讀:

【公民論壇】AI取代傳統藝術 董心如:多樣性與價值無可替代

【公民論壇】AI藝術浪潮襲來 許鴻潮:從未知恐懼到暸解共存

【公民論壇】AI為創作步驟和工具 羅禾淋:情感與理念乃藝術核心

【公民論壇】AI與藝術區別 陳依純:端視使用者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