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幸福由我定義 單身世代來襲

記者 胡羽忻、江翊菱、謝欣彤/採訪報導

過往的傳統價值中認為幸福的人生藍圖,必定有與相愛的伴侶共組家庭並生兒育女,然而在新時代的觀念下,人們逐漸認為生活目標不一定得依循著既定模板,反而更注重於自我發展與認識,獨善其身、自由不被拘束的單身生活成為這世代更多人追求的生活模式。 

現代大眾認為走入婚姻不再是感情必要選項。攝影/謝欣彤

性別平等  觀念改變 

「單身,會成為一種流行。」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詹昭能表示,人口趨於單身化因素可分為三大類,經濟壓力、價值觀改變及對婚姻的恐懼心態。他說明過往以農業社會為主,需要大量人力來養家活口,組建家庭、養兒育女有利於經濟的提升,自然成為人們的首要目標;然而時代變遷,現代男女經濟能力均等,不再需要倚靠另一半或組建家庭才能提高經濟地位,且生兒育女所需的成本太高,漸漸成為年輕世代不再想婚的原因。 

觀念改變是促使單身族群增加的主因,國際演說家暨兩性專家吳娟瑜說明,過去大家庭的時代下,父母會因家族的目光而給予孩子傳宗接代的壓力;現今家庭型態已轉變為小家庭,傳宗接代的觀念不再影響下一代,再加上父母思想的逐漸開放,對於子女的情感選擇抱持自由且尊重想法。

現代大眾認為走入婚姻不再是感情必要選項(示意圖)。攝影/謝欣彤

個人主義價值觀興起,詹昭能也提出現代教育中提倡性別平等,人們彼此之間互相尊重、各自獨立,使得人們較不願意犧牲自我去配合家庭,與過去以家庭為重的觀念非常不同。 

「過往的婚姻普遍和諧,現今實則不然。」詹昭能坦言,現代人因感情鬧離婚甚至情殺的負面情感生活,透過媒體傳播的力量深植於人們心中,漸漸加深大眾對感情的不信任,甚至是對婚姻產生恐懼。 

「大家對於感情的認知、理解十分有限。」詹昭能認為現代社會並沒有人去教導正確的愛情觀念,導致在環境的快節奏發展下,速食愛情成為社會常態,這與需要長期培養的感情本質背道而馳。

YouTuber兼作家SKimmy也表示同意,許多人在社會中找不到「戀愛的意義」,同時缺乏對「健康親密關係」的了解,在面對複雜的交友環境時,容易迷失自我。 

網路科技  多元選擇 

近年來社群及交友軟體蓬勃發展,使人們在交友時有更多選擇。SKimmy指出,「交友軟體在年輕世代帶來便利性的同時,也營造出速食愛情的環境。」透過AI智慧高效率且精準的篩選出適合對象,但同時也容易迷失在這樣的新鮮與刺激感中,不利於穩定關係的發展。 

詹昭能則認為受到現實主義的影響,人們的目光容易被條件更好的對象吸引,再加上快節奏的文化氛圍下,人們對於感情的態度就如購物一般,在短時間內認識到交往,一旦發現不合適就快速汰換,這樣的感情基礎不夠穩固,自然就難以走長久。 

單身風潮來襲,人們對於成雙成對的追求不再絕對。攝影/謝欣彤

交友軟體有利有弊,吳娟瑜分析因網路無國界的特性,使大眾不再受限於國界限制,使用交友軟體的確使人們在單身市場上的選擇更多元,但這樣虛擬的世界,同時也伴隨著高風險,真實與否需要透過長期的相處並觀察評估。 

「單身人口將會持續增長!」詹昭能肯定地說,隨著人們的自主性提高,追求事業及人生成就愈發重要,加上受到經濟、價值觀及社會氛圍影響,這將是必然的趨勢。但他也直言,這樣的發展對於社會運作十分不利,因家庭仍占有重要的功能性,即便有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及長期照護政策,都無法達到相同的成效,政府更應重視鼓勵民眾結婚生子。 

結婚生子、建立家庭已不再是主流的人生規劃。攝影/胡羽忻

「婚姻」不在我的人生計畫中 

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2021年底,適婚年齡25至34歲未婚比例高達70.8%,且近十年來各年齡層未婚率逐漸提高。 SKimmy指出,在資本主義長年興盛下,「工作至上」、「消費大於一切」的觀念逐漸影響大眾,每日被缺乏意義感的工作消耗殆盡,以至於沒有心力投入愛情,甚至也毫無精力與他人建立深度的關係。 

106-110年適婚年齡未婚人數。資料來源/內政部、製圖/蘇珮瑜

吳娟瑜表示,社會出現不婚趨勢是因現代人「怕麻煩」,她又將不婚族分為五項類型──父母老了成子女包袱、小孩養育成本高、母胎單身沒經驗、婚姻牽絆多以及離婚機率高。她強調,「不婚族的核心價值就是You Only Live Once」,人生目標是為自己而活,且隨著社會輿論減少,不婚的人數也逐漸擴大。 

另外,內政部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離婚率逐年增加,吳娟瑜表示經濟佔很大因素,現代雙薪家庭存錢不易,薪資賺取又十分有限,加上婚後有許多關係需要處理,包含婆媳、家族問題,以及夫妻倆溝通方式和孩子教養觀念等,他也指出因現代人較沒耐心慢慢磨合,認為「合則來、不合則分」,造成離婚率越來越高。 

「現代女性擁有三高──學歷高、職位高、收入高」,吳娟瑜肯定地說,這現象使女性自主性逐漸提升,不像傳統社會的女性,擔心離開家庭會失去經濟來源。另外,吳娟瑜也提及三高使女性擁有自主性,增進自我同時,了解事物的決定權在自己手上,不必忍氣吞聲處在不愉快的關係之中,可以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方式。

許多人難以突破感情磨合,選擇以離婚收場(示意圖)。攝影/謝欣彤

看好單人經濟  引領市場風潮

近年來,隨著單身人口數量日漸增長,消費習慣也逐漸轉變,例如餐飲、購物,甚至信託保險等,市場開始湧現單人活動及方案,單人消費市場需求量正逐漸增加。 

對於餐飲的刻板印象,大部分人仍停留在成雙成對、家人團聚的型式,隨著單身人口增加,餐酒館老闆陳小乖(化名)表示曾在情人節推出單人限定的套餐組合,除利用節慶主題反向操作,同時利用單身特點創造商業佳績,並連續幾年情人節都舉辦相關活動,吸引不少單身族群前來朝聖。小乖也說明,平日獨自來用餐人數占比頗大,比例有20至25%。燒肉店老闆Jerry則補充,「獨自來用餐的客人,有八成的消費力都會比兩人以上的人還要再多」。 

單人消費成為市場新趨勢。攝影/胡羽忻

除了日常消費,財務管理也成為單身族群的關心重點。銀行信託部門負責人陳美娟觀察到,現在單身客戶特別關心兩個面向,老年生活規劃及剩餘財產分配問題。她指出,在小額信託推出時意外吸收到不少的單身客戶,讓銀行或金融機構更加密切關注單身市場。

陳美娟說明信託是請信任的第三人來協助管理財產,並依照當初約定實踐,無須擔心發生突發狀況時,財產無法妥善管理及運用,自己照顧自己、安心養老。

對於單身經濟的興起與發展,詹昭能認為,業者皆以消費者導向經營,即便現在市場主流並非以單人消費為主,但隨著未來單身族群比例漸增,針對單身族群的消費經營模式自然會漸漸普及。 

 

延伸閱讀:

家庭結構改變 單身經濟正流行

人口結構改變 「單身」成另類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