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公民論壇】AI為創作步驟和工具 羅禾淋:情感與理念乃藝術核心

記者 吳晨榕/採訪報導

2022年9月一幅Midjourney生成的AI藝術圖像《歌劇院空間》(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Colorado State Fair)美術競賽中獲得數位藝術類冠軍,輿論的聲浪也開始質疑AI生成的藝術作品到底是不是藝術。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與創新科技跨域學程助理教授羅禾淋。 攝影/林東慧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將於11月23日將舉辦公民論壇「AI人工智慧生成藝術之爭議與展望」,邀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與創新科技跨域學程助理教授羅禾淋,以學界、AI藝術家的角度分享AI人工智慧產出的藝術作品該如何與人類藝術家共生共存。

在《歌劇院空間》獲獎後,關於人類的藝術創作是否會被人工智慧取代,羅禾淋表示:「人類的創作領域並不會被取代,而AI將會變成一種藝術創作的步驟與工具」他指出,這是一種全新創作方式的誕生,但並不代表人類藝術的消亡,而AI更無法取代人類藝術家在作品裡注入的真實情感及理念。

羅禾淋表示情感與理念是藝術無可取代的部分。圖片提供/羅禾淋

創意泉源核心 在於人的意念

此外,針對Midjourney圖像在藝術價值上遭到的質疑,羅禾淋認為:「只要有人為的要素就是創作,目前的AI繪畫還是需要人類用敘述句描述,這也包含人為因素」,他也坦言,AI雖然可以快速生成圖像,但目前的創作生態也有買圖庫來快速進行設計的方式,不應根據作品生成的速度來衡量藝術價值。

然而,Midjourney也讓藝術創作工作者開始擔憂AI人工智慧是否會在將來取代人類,羅禾淋說明:「Midjourney的發展讓設計產業開始走向兩極化,Midjourney價格便宜,可以解決大多數業者的需求」。不過,羅禾淋也表示,Midjourney確實會讓大量的設計師的案源受到影響,唯有設計風格獨特的設計師才能不遭受衝擊。

延伸閱讀:

【公民論壇】AI取代傳統藝術 藝術家董心如:多樣性與價值無可替代

【公民論壇】AI創作浪潮襲來 Midjourney創作家許鴻潮:從未知恐懼到瞭解共存

【公民論壇】AI與藝術區別 陳依純:端視使用者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