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公民論壇】AI藝術浪潮襲來 許鴻潮:從未知恐懼到瞭解共存

記者 駱奕妤/採訪報導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將於11月23日舉辦公民論壇「AI人工智慧生成藝術之爭議與展望」,邀請Adobe講師許鴻潮,以Midjourney創作家的角度分享AI人工智慧產出的藝術作品,該如何與傳統藝術領域共生共存。

「就如同人類遭遇新冠海嘯一樣,一開始因為陌生所以恐懼,慢慢了解並有疫苗免疫後,如今甚至可以自在的共存,真的就和AI藝術海嘯一樣。」許鴻潮感嘆,如今隨著AI藝術的發展茁壯,也因此觸及一些傳統作家底線,引發不少激烈反彈。但許鴻潮認為,近年來不僅正被熱議的Midjourney,過去大家一直在使用的Adobe及Photoshop軟體,其實在人工智慧這塊領域早已有所著墨,只是兩者做法不同,造成不一樣的反響。

Midjourney創作家許鴻潮。攝影/盧心妍

「在一點一點慢慢放出這些技術時大家未必不能接受,但Midjourney不是,它用更爆炸性的姿態面世。」許鴻潮笑道,「科技人總是認為發展新技術就好,人文的應對上相對不夠完善。不過人類畢竟不是一個單純獨立的個體,相互之間一定會有交錯。」

他指出,像是Midjourney這樣的新創小公司,或許比較沒有資源和人力去處理AI版權的部分,而令許多人不滿其作法。但正因為如此,相關法案的設立便更該加緊處理,「沒有道理現在的人被以前的人訂的法律所規範,也說明修法的重要性,特別是針對新事物新技術。」許鴻潮嚴肅的說。

AI與人類同場競技 開展藝術新篇章

談及在科羅拉多州博覽會(Colorado State Fair)美術比賽中,由AI創作獲獎引發軒然大波一事,許鴻潮坦言,他認為此事爭議點實際上是出在獲獎者言論和主辦方規則制定的問題。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獲獎者在得獎後受訪時表示:「藝術已死,人工智慧贏了。人類輸了。」較為偏激的措辭更刺激了傳統藝術家的不滿。而主辦方或許在無前例可循且對AI創作並不熟悉的情況下,沒有完善的賽制應對,間接導致AI藝術與傳統創作的紛爭,許鴻潮淡然說:「大家只要把遊戲規則說清楚了,其實這些紛爭就不會存在了。」

AI藝術的創作擴展人們表達故事的手法。圖片提供/許鴻潮

自從開始運用人工智慧創作後,對於AI生成的內容是否能列為藝術,許鴻潮認為,作品被稱為藝術的重點,並不是為其所花費時間的長短,而是作品中有沒有創作者的思維灌注與想表達的故事。他也舉攝影為例,如今人手一機的時代,手機拿起來誰都能拍出照片;但要上升到所謂美術境界的照片,卻很講究個人的眼光。

「所以你能說AI用幾秒算出來的不算藝術嗎?」許鴻潮解釋,AI一次生成的圖片就有近千張,不僅如此,在生成作品前所進行的建構也費時費力,恰恰更考驗了創作者的生成技術與審美觀。

對AI藝術的展望,許鴻潮認為源自於共享及共創的前提下,AI創作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讓藝術發展得更快;正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講的故事,AI便給了所有人機會,讓每個人都有希望成為自己的藝術家。

延伸閱讀:

【公民論壇】AI取代傳統藝術 藝術家董心如:多樣性與價值無可替代

【公民論壇】AI為創作步驟和工具 陽明交大助理教授羅禾淋:情感與理念無可取代

【公民論壇】AI與藝術區別 陳依純:端視使用者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