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科技

全球行動網路成長減緩 5G時代來臨

                                                                                               記者 李謙慧、布子如、胡凡/台北報導

國際電信聯盟(ITU)的最新資料顯顯示,行動網路的建設覆蓋全球 95% 人口,其中,進階的行動寛頻網路(如LTE)建設從過去3年以來快速增長,覆蓋率約達全球人口 53%,然使用人數則只有 36 億,整體行動網路成長率已出現顯著的下滑。

針對全球行動電話用戶數漸漸出現飽和的現象,聯合國(UN)組織旗下的寬頻委員會(Broadband Commission)公布全球寬頻狀態報告(State of Broadband 2015)指出,全球許多已發展國家中的飽和市場經營者使用策略增加利潤,包括轉移消費者到 3G 4G 以提高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以低價行動電話虛擬網路業者(MVNOs)維持消費者忠誠度及併購海外市場以增加需求。

推測 3G 用戶數可能會在 2018 年超越 2G4G 用戶數在 2020 年之前應該都無法超越 2G 與 3G。製圖/布子如

反觀台灣,從 4G 開台到千萬用戶門檻只花了 年 個月,成為全球4G用戶成長最快速的國家。根據 OpenSignal 數據顯示,台灣 3G 以上的行動網絡服務覆蓋率達 93.3% ,排名全球第 8 名,實踐大學資訊通訊與科技學系副教授楊瑞賓表示因為台灣的土地面積對比歐美國家較少而電訊業者多,集腋成裘,因而建構出覆蓋率高的寬頻網路。

台灣網速為 19.34Mbps ,全球第 11名。製圖/布子如

台灣的網路平均速度為 19.46Mpbs,排名為全球第 11名。楊瑞賓卻指台灣的質量控管有進步空間,比如國外行動網路有服務品質協議,保障行動網質量達指定數值,否則電訊業者將作出賠償。以美國 AT&T為例,提供 SLA1 及 SLA2 兩個不同數值級別的方案,確保網路在延遲(Latency)、穩定度(Jitter)、發傳送速率(Packet Delivery Rate)等狀態。認為台灣民眾對品質要求不高,所以電訊業者也不會在質量作太大規範。

隨著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的來臨,各國搶攻 5G 市場。韓國及日本政府分別投資台幣 450 億研發 5G 相關技術,其中,韓國三星及日本領頭羊 Docomo 以 47 項及 25 項專利,分別排名全球第四、第七多 5G 核心專利的企業。

10 5G 技術專利企業,未見台商上榜。製圖/布子如

相較下,台灣則投資 26 億,前 10 5G 核心專利未見台灣企業上榜,未能搶占科研專利。楊瑞賓認為是過去投資 Wimax 的失敗導致台灣科研資金短缺,台灣的 5G 市場是先天不足加上後天投資缺乏,導致未能搶攻此次 5G 市場。

針對日後 5G 研發的使用及規範,寬頻委員會以寛頻結合經濟及社會為方向,達致聯合國訂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其中,韓國最大移動通訊運營商 SK Telecom 2014 年與韓國政府合作推出的 Giga plan,使網路結合教育、文化、健保、農業、媒體五大範圍,實施明確的計劃及網路建設,以提升生活品質並解決當地社會問題,為寛頻發展的領導政策提供參考價值。

發展5G網路  台灣不必操之過急

大多數人才剛把3G網路更換成4G,殊不知更快速的5G時代即將來臨。國際電信聯盟(ITU)正式發佈了5G發展的時間表,計畫在2018年完成5G技術規範,並在2020年進入5G商用系統佈建。不少國家在多年前就已經積極佈局,希望搶佔5G技術的先機。但對台灣而言,先搶未必先贏。

圖為各家電信行銷DM。攝影/胡凡

元智大學電機工程系楊正任教授認為,台灣過去在電信產業中扮演的不是先驅者,這也不是短期可以改變的,在5G技術的發展中,台灣更適合扮演追隨者的角色。其原因是在發展5G技術這種國際政商角力的環境中,台灣的政治實力與技術實力都不足,難以在其中發揮關鍵性作用。

5G這塊兵家必爭之地上,主導權都掌握在國際大廠中,他們手握專利也是相關標準的制訂者。但台灣並不是國際電信聯盟(ITU)的會員,在關鍵議題上沒有發言權,也就無從搶得先機了。楊教授表示:「(5G是)現實殘酷的政商角力中的一個場域,就算台灣有一些技術突破也未必會被納入標準,即使納入標準也未必成為市場主流,這是很殘酷的現實,這也是台灣在5G技術的發展不必急著做先驅者(的原因)。」

除了缺乏政治實力外,台灣還缺少5G競爭中的關鍵籌碼—技術實力。在先前3G、4G的發展過程中就可以發現,台灣的技術基礎較薄弱,難以在5G時代獲得突飛猛進的進展。其中人才的匱乏就是是技術無法突破的原因之一。楊教授表示:「整個系統能力是不足的,不僅是沒有政治實力,你的技術實力也是不夠的。台灣不可能在5G的時代就突然騰空而起。」雖然政府與產業界都在關注5G的發展,但台灣廠商已經落後於其他國際大廠。而他認為,5G研發的國際大廠比台灣都早,台灣即使在2013年投入也比國際大廠落後5年。

相較其他國家,台灣的進度稍落後。製表/胡凡

但台灣並非無法在5G發展中佔得一席之地,反之,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著力點是台灣廠商可以抓住的商機。雖然在系統方面,台灣無法獨立發展,只能選擇與國際大廠合作,但在台廠具有優勢的代工方面仍大有可為。楊教授說:「關鍵零組件和物聯網的應用以及創新應用的有軟硬體整合,這才是台灣龐大的商機。」

網路4G吃到飽 網路電信爭霸戰

在這人手一機的時代,各家電信為了搶攻市場,無不推出各種促銷方案,「無限上網吃到飽+低價」已成為顯學,台灣電訊業以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為首,台灣之星、亞太電信為輔,紛紛推出「千元有找」4G上網吃到飽方案,價格從399元到2699元不等,琳瑯滿目的方案加上優惠,也使的消費者無從選擇。

方案種類豐富 顧客選擇多

光衍通訊店長戴珮如表示:「其實一句話,羊毛出在羊身上,當月租費越低,手機折價就會越少,也就是說各種方案像是一種建議售價,當你月租費越低,手機價格也就越高,回饋在電話費和簡訊也就越少,因此它是一種消費者的選擇,有點類似分期付款跟一次付清的感覺。」消費者在選擇方案時,多以是對電話撥號的需求量為基點,像選用699資費的顧客,多是不需要打電話,但注重上網流量及網速;相反的,選用1399資費的多是常需打電話的客群,像是上班族、業務工作需求量大。而費率高低等優惠也會與手機價格、電話費率及簡訊費用有連動關係。

台灣2017年各家電信千元以下4G吃到飽方案。資料來源/商周財富網 製圖/李謙慧

對如此激烈競爭的市場,實踐大學資訊通訊與科技學系楊瑞賓副教授表示,削價競爭無法達到公平競爭,低資本業者無法跟高資本業者競爭,最終導致獲利降低,而被高資本電信家所壟斷。像中華電信為台灣電信業龍頭,在早期就已開始發展相關設施,基礎設施較為完備,所以他只需要補充建設,加上資本額高並有其他獲利而得以生存;但相較下,資本額低的業者,無足夠資金投入基礎建設,導致覆蓋率不高、網路速度慢,即使降價能吸引更多消費者,但由於主幹線頻寬不足,只會使得4G3G還慢,形成惡性循環。台灣之星業務員蔡佳豪表示,其實每家電信有每家電信的方案與優惠,像在地下室,中華電信可能相較其他電信訊號較為優良,但在台灣之星則是標榜低價以及個人擁有最大寬頻,消費者需要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電信以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