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職場不受限 再啟人生舞台
記者 陳鏡媄、陳欣瑜、陳韻安/採訪報導 許多重返職場的二度就業者,雖具備豐富經驗與成熟態度,但面對科技與體力挑戰時,仍需更多支持和協助,因此,政府和民間機構透過政策獎勵和就業培訓等方式,幫助他們開啟職涯「第二春」。其中,許多女性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選擇重返職場,更在其中發揮所長,這些故事是他們自我突破的縮影,同時也為全齡友善職場注入新啟發。
記者 陳鏡媄、陳欣瑜、陳韻安/採訪報導 許多重返職場的二度就業者,雖具備豐富經驗與成熟態度,但面對科技與體力挑戰時,仍需更多支持和協助,因此,政府和民間機構透過政策獎勵和就業培訓等方式,幫助他們開啟職涯「第二春」。其中,許多女性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選擇重返職場,更在其中發揮所長,這些故事是他們自我突破的縮影,同時也為全齡友善職場注入新啟發。
記者 鄧筠庭、謝佩珊/採訪報導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在這個老年人口比例越來越多的時代,嘉義縣有一群充滿活 […]
在烏來的泰雅族部落除了交通不便之外還有很多老人沒辦法下山採買,因此部落菜車已經成為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老闆陳明忠每天凌晨兩點就到不同的市場批貨,開著菜車把每一份居民的寄託帶回家鄉。
平溪人口約4200人,65歲以上長者高達32%,且平均每3人就有1位是老人且失智者占七成,為全台灣最老的鄉鎮。近年來,平溪居民常遇到年長者失智症發作,平溪為使失智症者能安心居住於熟悉的社區,新北市衛生局歷時三年打造偏鄉平溪成不老長智村,作為失智友善示範社區,以當地衛生所為主體連結在地服務資源,降低城鄉差距及解決偏鄉就醫不便,讓民眾正確認識、協助與關懷失智者及其家庭,讓他們可以安心生活且能融入社會,推動失智友善照護計畫,是社區的首要目標。
台灣在2018年正式進入高齡社會,根據內政部的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止,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就佔了總人口17.56%,85歲以上人口也佔了1.8%。首都台北市也在2022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超過2成的老人人口,人口老化已經成為台灣社會不得不重視的議題。
生前四處漂泊,尋找片瓦容身;死後終究一人,孤獨走完旅程。每一位街友因各種原因離 開家庭露宿街頭,然而,他們告別人生時並非都有親屬送行,而毫無血緣關係的社工、接體員及殯葬志工成為他們生命最後一段旅程的陪伴者。
因應少子化及高齡化,現在越來越多子女沒辦法在長輩身邊照護,而選擇到退休宅度過老年生活,報導主要探討不同型態的住宅,及有哪些型態的人會來此居住。
台灣已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銀髮族的安養與照護即成為政府首要施政規劃項目之一。然而,日照中心進駐校園的政策,年長者與在校學生的生活作息相互重疊,是否產生干擾,則引發部分家長的疑慮與關切,如何尋求平衡兼顧年長者照顧與學生學習權益,值得深入探討。
台灣老年人口逐漸攀升,長者的需求也逐漸出現,洗澡這件事對於許多家庭來說十分困難,為此沐浴車服務在台灣出現,但即便出現量能不足的問題,這群辛勞的工作者仍願意付出自己,最大的動力莫過於每個家庭給予他們的感謝。
台灣在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預計超高齡社會即將到來,於是政府推動長照2.0政策,希望給予長者更完善的照護。隨著老年人口增加,老年人的憂鬱案例層出不窮,使長者的身心靈層面獲得更多關注,許多機構也為長者設計專屬課程,近期,正念減壓課程更成為長者的新選擇。
人類的肌肉量在60歲後便會開始大量流失,因此老年人經常會雙腿無力。潛在其中的跌倒風險不可被忽視。台北市體育局就主辦樂齡活動,目的為協助老年人訓練肌力,讓銀髮族能擁有健康的身心靈樂享人生。
九合一大選將在2022年11月26日舉行,競選期間,台北市各政黨候選人紛紛提出政策,讓選民了解候選人對城市的願景。針對大眾運輸交通,為了改善老弱族群們的乘車權益,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拋出預約公車的概念,主張讓乘客在上車前透過手機應用程式預約班次、座位,政見一發表即引發正反兩派熱烈討論。
「龍膽石斑的故鄉」屏東枋寮新龍社區近年來致力於推動產業改革,運用食漁教育結合漁村體驗活動,吸引觀光人潮,也從廢棄魚鱗提煉出膠原蛋白加工成保養品,成功獲得消費者青睞,挽救衰頹的社區。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