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醫師駐校診察提供師生精神官能症候群 精神疾病 臨床心理治療 藥物諮詢或轉介服務 – 1837期
世新大學學生輔導中心,本學年度除維持原有個別諮商、心理測驗、圖書借閱等服務外,還新增「精神科醫師駐校諮詢」、「 […]
世新大學學生輔導中心,本學年度除維持原有個別諮商、心理測驗、圖書借閱等服務外,還新增「精神科醫師駐校諮詢」、「 […]
表達性藝術治療,其類別繁多,包含言語、繪畫、音樂等物件,而在台灣行之有年的戲劇治療,利用遊玩、角色扮演等方式幫助個案投射情感,對於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透過早期療育(下稱早療),戲劇治療能有效協助0-6歲幼童建立依附及信任關係,期使自閉症童能早日融入群體,適應正常生活。
過年打麻將、世足玩運彩,這些常見的娛樂消遣看似小賭怡情,實際上卻可能造成人們嚴重的賭癮問題,引發難以戒除的「病態性賭博」。台北市聯合醫院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蘇璿允解釋,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發布的精神疾病診斷標準第五版「DSM-5」(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將其正式稱為「嗜賭症」(Gambling Disorder),俗稱「賭博成癮」。
焦慮症為現代社會常見的疾病之一,全球人口當中罹病比例居高不下,受到網路時代的影響,在資訊爆炸的環境下,青少年族群容易感到焦慮,甚至迷失自我。為維繫民眾身心健康,除藥物治療外,不同領域的專家也針對焦慮症的成因提供解方。
口罩解禁令終於下達!脫與不脫卻出現各方聲音。「害怕新冠肺炎病毒再次來襲不敢脫」、「很少人脫口罩,現在脫像異類」、「戴口罩比較好看,拿掉會感到面容焦慮」、「終於可以拿掉,有夠悶」、「該回到正常生活了……」。而疫情帶給大眾及產業的影響,也因疫情趨緩後形勢逐步改變。
2022年兒童福祉調查報告指出,2020年孩童不喜歡上學比例為27.7%,且發現全台35%的學校皆有出現拒學生。拒學指的是孩童對於上學極度恐懼,且有強烈的逃避與抗拒上學的企圖或行為。然而,拒學的成因複雜,不能歸咎於單一因素也會反覆出現,目前地方教育局和台北榮民總醫院共同辦理「向日葵學園計畫」,提供醫療及教育資源,協助拒學生重返社會。
近年來,情緒勒索這個詞彙越來越常被使用。對於勒索一詞,多數人會聯想到以實際行動為主的威脅與暴力手段,然而情緒勒索則不同,其中加害者的言語、肢體暴力,經常聲稱以「愛」為出發點,使受害者難以拒絕;另一方面,大部分加害者與受害者之間存在親密關係,往往使受害者更難向外界發出求救訊號。
微罪弱勢,一個看似陌生的名詞,但這些其實群體遍佈在我們的周圍。微罪,依字面解釋是微型的犯罪,在現行的法規法條中並沒有明確定義出微罪的範疇,但通常犯下的微罪罪行,不外乎三種非告訴乃論的犯罪:竊盜、侵佔、詐欺。微罪弱勢通常會因經濟上以及身心障礙被迫或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犯下微型的犯罪,這些群體若沒有獲得社會救助,常常會重複犯罪而入獄,不斷進入犯罪、判刑的死循環。
隨著台灣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大眾逐漸關注銀髮族群的相關事務。有別於一般銀髮族,榮民經歷戰亂、顛沛流離與多次遷徙,最終在異鄉落腳,他們的現狀,以及繼之而來的安養與照護問題,更因其身分特殊而備受矚目。
據衛生福利部於2022年6月公布《全國自殺死亡資料統計》資料顯示,65歲以上長者的自殺死亡率,連續15年位居所有年齡層之冠。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人類平均壽命延長,長者卻因人際關係日漸疏遠,活得不快樂。面對時代巨輪的追趕,結束生命恐成長者唯一選項。
波蘭因嚴格宗教限制女性人工流產,今年六月美國推翻「羅訴韋德案」在各州設立「心跳法案」,台灣也在近年提出修改《優生保健法》,其中爭議最大的為人工流產經偶同意與否,使台灣社會再度討論目前人工流產法案是否符合實際情況。
天然植物「墨西哥鼠尾草」在近幾年備受醫界與政府關注,EMCDDA稱使用後將出現類似LSD的短暫迷幻效果。現階段政府單位多以宣導的方式避免大眾濫用,不過有使用者現身說法,反對政府完全禁止,希望用管制的方式替代納入毒品。
2021年十月日本東京地鐵發生一起車廂內無差別攻擊事件,導致多人輕重傷,兇手身穿宛如DC漫畫《蝙蝠俠》小丑角色的紫綠色西裝從容不迫坐在車廂內等待檢警逮補,藉此探討無差別殺人犯的心理與行兇動機。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