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漁業新景象 循環養殖是喜是憂?
循環水養殖近年來因新穎的技術、政府的補助,以及石斑魚無法出口後,推動全民吃石斑魚,因此開始掀起漁業討論風潮。政府在2020年後,更祭出最高補助漁民200萬元,以轉型循環水養殖系統,不過漁民卻有不同的想法。
循環水養殖近年來因新穎的技術、政府的補助,以及石斑魚無法出口後,推動全民吃石斑魚,因此開始掀起漁業討論風潮。政府在2020年後,更祭出最高補助漁民200萬元,以轉型循環水養殖系統,不過漁民卻有不同的想法。
2021年2月,中國以檢疫不合格為由,全面禁止台灣生鮮鳳梨進口。政府在第一時間採行大量收購,並與國內企業合作推廣認購,也鼓吹國人購買,民間掀起一陣「吃鳳梨救農民」的風潮。隨著禁令沒有解除的跡象,農民紛紛開始思考轉型,朝向品質提升、加工轉型的方向前進,積極拓展多元的銷售通路。
據衛生福利部於2022年6月公布《全國自殺死亡資料統計》資料顯示,65歲以上長者的自殺死亡率,連續15年位居所有年齡層之冠。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人類平均壽命延長,長者卻因人際關係日漸疏遠,活得不快樂。面對時代巨輪的追趕,結束生命恐成長者唯一選項。
疫情不只帶走諸多長輩的性命,更給了台灣長照機構重重的一擊。在人力資源匱乏、分艙分流難以實行和醫療物資短缺的衝擊下,體現出長照機構照護資源的脆弱性,使他們成為疫情下的「受難者」。
科技運用在農業已成為趨勢,使以前費力、費時的農業,轉為用機械取代人力,讓農業的生產變得更有效率,因此傳統農業也開始順應時代潮流慢慢轉型為智慧農業。
自2019起,新北巿教育局每年舉辦「食農樂活巧營造學校推行計劃徵選」,鼓勵校園主動提交食農教育實施情況企劃書作申請補助經費之用,並分為三大組別:萌芽學校、結穗學校、典範學校,隨著組別的遞進可獲得的補助就愈多,但僅有四十八間獲選名額,以競爭型計劃推動各校發展更有特色規模的食農教育。
位於台北市南機場一隅的麵包機,是忠勤里里長方荷生為了減少食物浪費、延續剩食價值,一手打造的食物共享冰箱,讓有需要的民眾可以免費領取店家沒賣完剩餘的麵包。
1.危老建築 2.舊衣回收 3.低碳飲食 4.剩食麵包機 5.新龍社區 6.貓空茶產業 7.動物變寵物 8.自學生
收養貓咪的中途之家很常見!但您有聽過為了愛滋貓而成立中途之家嗎?位在新北市永和區的拼圖喵中途之家,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他們有收養「愛滋貓」,創辦人陳人祥原本是想創辦貓旅館,但在一次的中途的過程中,救援到愛滋貓,因此萌生出「想為他們做點什麼」的想法。
Eating disorders (飲食障礙) are considered common psychological diseases. Some of the causes include genetic inheritance, family and psychological influences, and social-cultural influences which produce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emotional ups and downs that may affect people’s eating habits.
隨著時代進步,健康飲食的重要性逐漸備受關注,像是宜蘭三星鄉「原鴨米」就是不少養生主義者的第一選擇。原鴨米品牌創辦人沈福智希望農業是永續經營的,於是決定發展「鴨稻共生」農法,希望能夠減輕環境負擔,也為子孫們留下乾淨無毒的家園。
台灣社會逐漸國際化,不只是在建築、科技等專業領域才能見識到各國的特色,從日常生活中的飲食、影劇等也能輕易體驗不同文化帶來的樂趣。從港式飲茶、英式糕點,又或是好萊塢電影,各個國家的特色其實已經逐漸融合在每個人的生活當中。在來自不同國家的美食進行文化上的碰撞時,他們是如何應對的呢?在這個高度國際化的社會中,他們會如何在當地找到自己的一片天?
在2022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影星威爾史密斯因為不滿頒獎人克里斯洛克,對自己的妻子因疾病的脫髮情況開玩笑,而衝上台賞了他一巴掌,引發討論。然而和他的妻子一樣因疾病落髮的女性不在少數,他們又是如何面對社會的眼光的呢?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