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廢命運大逆襲 垃圾堆中找靈感的藝術家
近年來,人們環保意識逐漸抬頭,2015年聯合國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其中第14項「永續海洋與保育」,防止海洋生態多樣性持續惡化。海洋廢棄物的問題就此浮上國際檯面,讓四面環海的台灣開始重視這項議題。
近年來,人們環保意識逐漸抬頭,2015年聯合國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其中第14項「永續海洋與保育」,防止海洋生態多樣性持續惡化。海洋廢棄物的問題就此浮上國際檯面,讓四面環海的台灣開始重視這項議題。
藍白拖這個東西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但你有聽過「新」國民藍白拖嗎?打破傳統外觀,加入了更多新潮元素,最重要的是,這同時也是由五個寶特瓶和三個牡蠣殼所製成的環保拖鞋,不但好看又好穿,也將環保永續的概念完整地呈現出來。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生態豐富,擁有世界約三分之一的珊瑚礁物種,但近年珊瑚白化日趨嚴重,其中人類常塗抹的防曬乳,也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一大要素。
「青年外流」、「漁業蕭條」成為漁村普遍的形容詞,位於基隆的「八斗子漁村」也不例外。海洋資源枯竭使漁業人數下降、青年人口外流。目前八斗子居民與民間組織攜手合作,欲向政府提案,盼守護當地獨有自然景觀,並創造商機吸引青年回鄉。
今年12月開始,台北市飲料業者將全面禁止提供一次用塑膠飲料杯,轉而以紙杯作為替代,並加入共享循環杯模式,以達到減塑的作用。然而循環杯材質同為塑膠,也有使用期限,是否能真的達到減塑目的,還有待觀察。
「龍膽石斑的故鄉」屏東枋寮新龍社區近年來致力於推動產業改革,運用食漁教育結合漁村體驗活動,吸引觀光人潮,也從廢棄魚鱗提煉出膠原蛋白加工成保養品,成功獲得消費者青睞,挽救衰頹的社區。
東北角福隆生活節每年舉辦在6月至10月間,是民眾暑期旅遊的好去處之一,今年除了將沙雕結合布袋戲做展演,自行車騎遊也新增為三條路線,並搭配海廢手作與其他活動,不僅吸引許多遊客,也促進當地觀光與環境保護。
基隆潮藝術在正濱漁港舉辦從6/10開始為期9天的展覽,今年是基隆文化局第八年舉辦潮藝術,去年因疫情關係停辦,又因為五月疫情的大爆發不得不延後展覽的時間至六月。雖然不斷延期,但絲毫不減人氣,展期第一天現場就塞滿參觀的人潮。
環保葬真的環保嗎?越來越多民眾推崇以樹葬、花葬等方式處理自己的身後事。今年清明節選擇環保葬的民眾甚至成長到將近8倍。由於政府目前規劃的環保穴位有限,因此有議員質疑,多年後恐怕會不敷使用。
肥美鮮蚵是許多人喜愛的美食,台灣平均一年產兩萬噸的蚵仔,但伴隨著大量鮮蚵的養殖,也產生了許多廢棄物,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不過近年來嘉義縣環保局攜手民間企業,將廢棄的蚵繩回收再利用,打造成環保產品,為的就是讓環境能更永續。
台灣四面環海,許多民眾靠海生活,但全台各地沙岸侵蝕問題一直存在,除了影響沙岸生物生存,也影響養殖、觀光產業,更有可能危及民眾人身安全。目前各界積極推動沙岸防護,期望沙岸侵蝕能減緩,並讓海岸地區得以永續發展。
2020東京奧運初登場運動-攀岩,在運動界它並不常被採納為正式運動,反而像是民眾的假日極限運動。前陣子經常在網路上看到網紅到處攀爬山壁,而和西方國家相比,台灣對此運動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為攀岩危險性高,政府既不禁止,但也不鼓勵,就連國手全台也只有一位。外界開始興辦室內攀岩館,也開始服務到小朋友,讓他們也能在安全的環境下,接觸到與眾不同的運動。
正濱漁港位於基隆市中正區,在日治時期曾為北台灣最大的漁港,歷史相當悠久,但隨著漁業發展及漁船大型化,正濱漁港因為不堪負荷而逐漸沒落。近年,正濱漁港逐漸轉型,朝向觀光發展路線邁進,附近有許多知名景點,像是彩色屋、漁會正濱大樓及阿根納造船廠等等,期待能成為民眾的假日休閒好去處。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