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環保標籤 破除可分解迷思
近年環保意識抬頭,因此作為改善塑膠廢棄物的新興材質「聚乳酸」(Polylactic Acid)(下稱PLA)便誕生了。然而,標榜可分解、對環境無害的PLA,卻因台灣無回收配套機制,使得PLA只能與一般垃圾進行焚燒,失去了研發的初衷。
近年環保意識抬頭,因此作為改善塑膠廢棄物的新興材質「聚乳酸」(Polylactic Acid)(下稱PLA)便誕生了。然而,標榜可分解、對環境無害的PLA,卻因台灣無回收配套機制,使得PLA只能與一般垃圾進行焚燒,失去了研發的初衷。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12月15日將舉辦公民論壇「當廣播電臺遇上Podcast,是危機還是轉機?」邀請曾擔任行政院新聞局廣電處處長,目前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張崇仁,以學界角度分享廣播產業在現今新媒體時代的地位、面臨的問題與困境。
紅樹林在大眾印象中,可以保護海岸不受海水侵蝕,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並養育潮間帶生態,但大眾可能不知道紅樹林已經入侵了西部等多個濕地,造成生態上如台灣特有種台灣旱招潮蟹族群的減少,和環境棲地上如河岸淤積造成的排水不易等悲劇的發生。
據綠色和平組織統計,以20至45歲台灣成年人為例,每年總計花費約1620億購買衣服,被丟棄的衣服更多達520萬件,數量龐大的棄置衣物逐漸成為當今社會重視的議題。
近年來,環境保育議題成為社會討論的焦點,根據海洋保育署統計,光是2020年,廢漁網漁具的清除量就高達297,257公斤,而廢棄漁網不僅對海洋生物造成威脅,更對生態環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旅美回台的工業設計師歐世勛,決定利用漁民不要的廢棄漁網,經過層層分解手續後,製作成一副副既環保又實用的「友漁循環眼鏡」,為海洋盡一份心力。
10月24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共有38個關注海洋保育的團體齊聚一堂,由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主辦「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成果發表會。目標為引導在地保育團體,落實及推廣海洋保育。近年致力於海洋教育的海湧工作室,活動當天提及海洋垃圾相關議題,其他團體也將海洋的多種面向,用不同方式傳達給民眾。
中華HMT你好明天青年實踐協會(以下簡稱HMT)是致力於原住民兒童教育發展的組織,他們在原鄉國小辦寒暑假營隊時發現,除了提供教育和陪伴外,兒童的家庭與社區環境也會影響他們的成長,於是HMT開始深耕南投縣信義鄉明德部落,長期走入原鄉與居民共處,陪伴孩子們一同成長。
台灣第一位「紗網刺繡藝術家」黃莉莉,突破傳統思維將刺繡結合多種媒材,天馬行空的想法、大膽自由的針法,讓黃莉莉的作品充滿生命力並結合當代主題,她說:「與當代對話時,你會覺得跟社會很接軌」。
1.兒少性剝削 2.薪傳二手書店 3.VR英文課 4.學習歷程 5.漁網再製 6.海大熱帶魚智慧養殖系統 7.雲林洋菇 8.林業永續 9.生前告別式 10.記憶保存術 11.七日斷食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報告指出,畜牧業排放的溫室氣體占整體14.5%是氣候變遷與全球環境惡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當我們品嘗各種肉類的同時,隱藏在供應鏈背後的畜牧業正在改變生態環境。
自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後,臺灣各大產業均受到嚴重衝擊。今年6月政府宣布實施「紓困4.0」,以期透過津貼補助、資金貸款及振興發放等服務,促進國內經濟提升,也盼能解決各大產業自營業者經濟上的危機。
蘭陽博物館於2021年10月初,舉辦一年一度的海洋主題活動,邀請各地喜愛海洋的民眾參觀這座以龜山島周圍海域為中心所打造的自然生態博物館,並與當地觀光產業、居民共同打造地方文化與生態主體性,結合地方觀光工廠營造文化、環境教育集散地,使來訪宜蘭的遊客到此做學習、體驗與環境教育的同時,也能夠尊重這塊土地,一起維護當地人文與自然環境。
擁有飲料王國之稱的台灣,去年喝掉20億杯手搖飲,龐大的一次性垃圾造成環境負擔,即便有環保杯,攜帶和清洗也不方便,不過最近市面上有個新選擇,就是可以租借的環保杯,只要掃碼就能向店家借用杯子,透過循環再利用的方式,大幅減少垃圾回收量。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