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上校有機農業夢 賣的是健康與永續
花蓮一位小農從軍人變成有機專家,從原本是一個門外漢,不斷學習進修農業知識,讓他創造了另一番成就,也大方分享自己的經驗給周遭的居民朋友們,共同為這片土地和大家的健康努力
花蓮一位小農從軍人變成有機專家,從原本是一個門外漢,不斷學習進修農業知識,讓他創造了另一番成就,也大方分享自己的經驗給周遭的居民朋友們,共同為這片土地和大家的健康努力
工業的發達加速碳排放量增加,導致全球暖化。新北市政府設立了低碳社區標章,鼓勵各社區進行節能減碳。近期因應氣候問題,不僅派出規劃師協助想發展低碳的社區,評分達一定分數以上,更給予獎勵金鼓勵社區。多年來輔導許多公寓大廈轉型低碳社區,持續維護品質,一齊為永續環境盡一份心力。
食物浪費一直是全球所面臨的重要議題。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統計,在過去十年(2012年至2021年),台灣每年平均廢棄近62萬噸的食物,這驚人的數字若以每個60公升的廚餘桶來比喻,足以堆積超過一萬座台北101的高度。這些廚餘多數情況下是透過焚燒或掩埋等方法處理。然而,為了降低焚燒和掩埋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有民間團體開始替廚餘另尋出路,利用黑水虻處理剩食。
花蛤產業是金門地區著名的漁業部門之一。每逢夏季,當地都會舉辦「金湖海灘花蛤季」,鼓勵遊客親臨體驗「挖花蛤」的樂趣。然而,觀光活動長期對當地花蛤的過度捕撈和生態環境危害,已嚴重影響當今花蛤的產量與品質,更對該產業的永續性產生極大壓力。
一隻海龜被塑膠吸管插進鼻腔的畫面,讓塑膠問題受到許多人關注,有環保業者推出不同材質代替塑膠吸管,用蒲草製作全天然的水草吸管,希望可以為環境帶來改變,但是普遍大眾及業者都因價格問題選擇使用塑膠吸管,成本和環境永續又該如何取捨?
蜜蜂作為自然界重要的授粉昆蟲之一,然而近幾年因為蜂群崩潰症候群,導致蜂群數量逐年銳減,而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農藥和蜂蟹螨。即使現今蜜蜂生態不佳,但仍有一群人正嘗試做出改變,持續努力的讓更多人了解蜜蜂的重要性與困境,從建立民眾對友善蜜蜂的意識,進而腳踏實地的為改變環境行動,讓每個人能夠成為愛與永續的傳遞者。
紙張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樹木是紙張最重要的原料,但森林等自然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在2000到2020年間已經有4700萬公頃的原始森林消失。而根據statista統計,全球紙張使用量已在2011年突破4億公噸。人們對紙張的需求不斷增加,其中用在印刷的書寫紙位居產量第二,佔全球產量的20%。電子紙的重要性更凸顯而出。
純素皮革逐漸出現在知名服裝、時尚品牌的商品使用材料當中,動物友善、環保等理念使之曝光度升高,而因為在台灣發展時間較晚、許多新興觀念未普及等原因,純素皮革在台並不廣為人知。
大家所熟知的草帽是一種名為「藺草」的植物制作成的,曾經是苗栗縣苑裡鄉重要的經濟來源,但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改變,傳統手作工藝的榮景不再,藺草編織的市場也面臨產業斷層與沒落。
美妝產業蓬勃發展,根據經濟部統計處數據,台灣藥妝零售業總營業額2011年時是1648億,2021年時已達1980億,但在經濟成長背後,帶來的環境影響也需要受到重視。
廚餘的流向一直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你可曾想過自己一週累積的廚餘量呢?其實廚餘可以拿來做成對環境友善的土壤。這就是東吳大學的團隊研發出從廚餘製作而成的益菌土。
許多人在特別節日時,會送鮮花給親朋好友慶祝。當人們收到美麗花束,感到開心的背後,地球卻在哭泣——那些被過度包裝的花束,及層層包裹的運送包材,都成為資源的浪費。隨著環保永續潮流興起,越來越多花店開始提倡環保花藝,在創作美麗花藝的同時,也愛護地球。
在現今環境破壞及氣候劇變下,人們環保意識逐漸抬頭。因應現狀,聯合國於2022年啟動全球限塑談判,目標於2024年完成《全球塑膠公約》的制定。而2019年7月起,台北市《一次用塑膠吸管限制使用政策》正式上路,取塑膠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材質製成的環保吸管。其中脫穎而出的是,由台灣子弟黃千鍾研發,並在第121屆巴黎國際發明展奪下金獎的甘蔗渣環保吸管。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