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環保公衛

減塑從生活做起 水草吸管永續環保

記者 林蕙宇、施俞婷/採訪報導

2015年一隻平平無奇的塑膠吸管插入海龜鼻孔,震驚全球。此事件不僅嚴重影響海洋生態與環境污染的問題還會被海洋浮游生物或貝類誤食造成危害,環保署於2019年實施限用一次性塑膠吸管政策。而在台灣史上第一個團隊使用從越南引進「蒲草」研發出吸管代替現在的塑膠以及紙吸管。標榜百分之百純天然,對環境友善且零負擔,透過棄耕地種植、與農民合作的方式,減塑的同時還能帶來綠色經濟效益大幅提升。

圖片中白白的屑屑為蒲草的內薄膜,須清洗通管才可烘乾使用。攝影/施俞婷

曾在2021年榮獲食農永續獎的玩艸植造創辦人陳柏燊說到,完全用植物做成的一次性吸管,有可行性也值得推廣。水草吸管的製作非常簡易,只需經過五大步驟,包含清洗淤泥、裁切長度、通管薄膜、烘乾以及消毒,就能製作出最天然的吸管。

蒲草經過曬乾之後顏色會變為枯燥,其中果實是無任何用處的,吸管製作並不會採用。攝影/施俞婷

不僅能夠接受環境自然的分解,也能夠給與草食性動物吃。為了追求純植物吸管以及符合一次性耗材且達到壓低成本才選擇使用蒲草吸管。當初蒲草是在越南一處農地發現,輾轉回來台灣慢慢尋找適合的耕地,優先選擇廢棄農耕的田地,達到土地再重新利用,接著與農民進行合作保障農民與彼此間之效益。

台灣團隊經過清洗、裁切、通管、烘乾以及消毒後,所製作出完整的水草吸管。攝影/施俞婷

自從全球開始推行實施減塑政策,開始有許多各式各樣的環保產品推陳出新。普遍市面上除了塑膠吸管、紙吸管,現在還有新式的水草吸管出現。紙吸管與塑膠吸管雖然成本低、方便取得,但容易對環境及海洋生物造成傷害,且製造大量垃圾。不僅無法達到環保永續的政策還引發更多垃圾回收的問題。水草吸管雖然成本較高,不過可回收、可自然分解,能夠正確減輕環境污染的負擔。

每支吸管在使用送出前都會雷射上編號,同時也可依照需求創造出不同文字圖案。攝影/施俞婷

創辦人陳柏燊也表達出對於水草吸管之後的計畫目標,希望產業能夠蓬勃發展也能夠對於在未來人類使用吸管上是真的能夠幫助到地球且盡一份心力,讓這一根小小吸管成為環境上的大大驕傲。

 

延伸閱讀:

吸管回收價值低 海洋廢棄物排前三

廢棄農地復耕 蒲草吸管成永續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