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不凋的花朵 繡花鞋不改當年風華
「小花園」繡花鞋1936年於上海發跡,隨國民政府遷台,輾轉來到西門町,之後又把重心轉到大稻埕。第四代接班人陳瑋及丈夫徐宗源,在不破壞傳統的原貌下,力求將繡花鞋創新,也希望台灣人能尊重傳統工藝的專業。
「小花園」繡花鞋1936年於上海發跡,隨國民政府遷台,輾轉來到西門町,之後又把重心轉到大稻埕。第四代接班人陳瑋及丈夫徐宗源,在不破壞傳統的原貌下,力求將繡花鞋創新,也希望台灣人能尊重傳統工藝的專業。
隨著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低沉穩重的鼓聲也漸漸傳入耳中,這正是一場又一場民俗祭典的開始。鼓聲充斥著各大民俗活動、中西方藝術表演,甚至各大電影的背景音都有鼓聲作響。
華人自古以來就有通過神像來護佑家宅平安的傳統,神像有一紙二木三銅的做法,那麽其中最靈驗的就是紙神像。如今最靈驗的紙神像的製作人,在華人地區也只有雲林縣唯森紙藝坊的蔡爾容和他的妻子卜雅菡在製作,他們在二十幾年前放棄高薪職業,毅然決然的回到雲林,將這項千年的手工藝傳承下來。
台灣曾經歷原住民時期、荷據時期、鄭氏時期、清代和日本的統治,擁有豐富歷史底蘊,使得台灣建築洋溢不同文化色彩。但建築在時間洪流之下難免會損壞,如何保護這些歷史文化資產也成為政府及民間努力的目標。
「只要我體力還可以,能畫多久就繼續畫,把這個技術傳承下去。」謝森山眼神堅定不移地說著。他是目前全台唯二的手繪電影看板師傅,現年74歲的他,仍舊離不開畫筆,投注一生的熱情於手繪電影看板之中。
批發魚市場從凌晨兩點開始,在天亮之前,四個小時的時間,就要把全部的貨都賣出去,趕在天亮前出貨,靠著的就是漁貨主與承銷商之間的中介人——糶手。
1. 婦女大學 2. 明道溜冰隊 3. 美感教育 4. 寶特瓶製衣 5. 社會企業 6. 外送員辛酸 7. 南 […]
位於台北市圓山的大龍峒保安宮於2018年升格為市定古蹟。「保生文化祭」是為恭祝保生大帝聖誕而發展的宗教盛會,今年盛會訂於國曆4月9日即農曆的3月初5盛大開鑼。
「糊紙」是流傳已久的民俗技藝。隨時代改變,無人接手、訂單減少都成了沒落的原因。而新型態的糊紙透過網路行銷,精緻的商品提供顧客選擇。傳統糊紙逐漸沒落,卻透過不一樣世代,以全新的樣貌發展中。
布袋戲曾在台灣「轟動武林,驚動萬教」,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及娛樂的多元化,這個文化在年輕族群中出現斷層,逐漸式微,技藝的傳承及維護刻不容緩。
目前街頭藝人取照方式主要為審議制,加上各地市府自訂審查內容與相關法規;若是環台表演就得考取全台證照,對街頭藝人來說相當不便。因此有一派人倡議以免試制度取代審議制,但登記制真的利大於弊嗎?
隨著工業4.0持續發展,高科技產業逐步提升,造成傳統產業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式微狀態。在高科產業迅速發展之際,政府也開始意識到傳統產業的重要性,從而開始大量實施提高傳統產業全球競爭力計畫,協助傳統產業提高自身競爭力,並尋求生存之道。
近十年,刺青漸漸從負面形象的次文化慢慢走向主流文化,在街上不妨會看到年輕一代的少男、少女皮膚上有幾處擁有非傳統畫作的刺青,其中所代表的意義也更加正向與開放。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