斲琴技藝傳千年 打造悠揚琴聲
彈奏3000多年歷史的古琴,透過斲琴繁複的工序將古琴製作出來。相較於其他樂器的形式,古琴因製作的需求自由發揮,而這就是斲琴吸引人之處。林立正作為臺北市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對於選材極為重視,期盼讓優美的古琴聲可以延續下去。
彈奏3000多年歷史的古琴,透過斲琴繁複的工序將古琴製作出來。相較於其他樂器的形式,古琴因製作的需求自由發揮,而這就是斲琴吸引人之處。林立正作為臺北市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對於選材極為重視,期盼讓優美的古琴聲可以延續下去。
泥塑工藝擁有非常深遠的歷史,從古早時代的紅磚建築,到現在的廟宇剪黏裝飾,都能看到泥塑工藝的蹤跡。但泥塑工藝是非常看重基本功的技術,至少需要花費三年以上才能出師,龐大的時間成本也導致此項傳統技藝,陷入後繼無人的窘境。
老奶奶熟稔地操作懸絲偶,以提線板控制絲線,讓懸絲偶演出精彩偶劇,而為了延續懸絲偶劇傳統技藝,在地偶劇團攜手大學生一同學習,青銀共學產生不一樣的火花。
台灣傳統工藝百百種,而台南地區更是蘊含諸多工藝匠師,其中「以槓代剪」的剪黏工藝,透過泥塑、切割、敲打、黏接等複雜流程,以製作精緻生動的工藝品。藉著與社區大學及教育單位的合作,剪黏工藝師致力將剪黏走進日常。
你有吃過「畫糖」嗎?畫糖是用麥芽糖構成的精美圖案。畫糖師傅必須與時間賽跑,精準勾勒出圖形的輪廓細節。而畫糖吃下去後不只甜在口裡,更是喚起大家的童年回憶。畫糖不只是一樣小吃,更是一項民俗技藝。承載著懷舊情懷,並讓大家對傳統技藝產生關注,也是畫糖最大的價值。
傳承百年的台灣木藝產業,自1991年政府頒布禁採令後,產業發展受到許多限制,加上學徒出師時間長且待遇微薄,使木工產業難以延續。桃園大溪老街上僅存為數不多的木工行,透過追求木材品質與結合課程、展覽,期望在法令與教育兼顧下,延續傳統技藝。
走進位於台南繁華鬧區的榻榻米行,迎面而來的是天然藺草的清香,師傅手拿著針,一針一線來回穿梭在草蓆與稻草間,展現逐漸失傳的技藝。榻榻米師傅洪偉晉為家中第三代,家中經營的榻榻米行已有近60年的歷史,傳承自爺爺的好工藝,讓他對榻榻米的製作有深厚的造詣,每一針每一線都展現著他的精湛技藝和匠心獨具。
編竹業因受到工業化影響,至今已成為夕陽產業,老師傅李謙宏仍不放棄,將這份傳統手工藝傳承給兒子李誠誌,也持續製作晾曬米粉專用的「竹笪仔」,在李家父子的努力下,盼望可以將這項傳統手工藝傳承下去。
傳統宮廟文化中,總能見到舞龍舞獅的身影。舞獅可說是中華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但隨著年味的降低及宮廟的減少,舞獅文化逐漸式微,傳統舞獅獅頭製作也受到波及。但近年來,舞獅也從「傳統技藝」開始轉型,舞獅文化未來如何與年輕一代接軌及傳承,仍是需客服的難題。
鑿花為台灣傳統木雕技藝,做工細膩且步驟繁複,除了能運用於許多建築與家具裝飾,更是廟宇修復工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隨著科技進步,加上開放中國進口雕刻的衝擊之下,鑿花技藝也逐漸面臨失傳危機。
年近八十的旗袍師傅林錦德,皺著眉頭認真地將一針一線穿過布料,經過他的巧手一件件精美的旗袍於焉誕生,即使經歷旗袍的興盛到沒落,卻仍堅持走在旗袍這條道路上,更將一甲子以來的精湛技藝不藏私的傳承給徒弟們,希望保留旗袍這項傳統服飾的美。
台灣的傳統戲曲逐漸走向沒落,傀儡戲對於大眾而言更是陌生,位於高雄的錦飛鳳劇團已經有百年歷史,除了平常表演之外,他們更致力於將這項傳統技藝推廣出去。
畢業於南台科技大學產品設計學系的李祐玫,從小對繪畫就有濃厚興趣,坦言自己過去對於廟會活動並不關注,與家將的緣分要從大學時期偶然一次的機會,和朋友一起幫台南白龍庵劉部如良應興堂拍攝家將堂復軍活動的紀錄片開始。 在這過程中,她逐漸了解將團及臉譜藝術的深遠偉大,決定利用自身設計、繪畫的專長投身其中,為傳統文化的傳承盡一份綿薄之力。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