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圖書館」開辦 國小教育跳出課本
以公民素養為主的新北市忠山實驗小學,新學期開辦全新課程「真人圖書館」。第一次上課即邀請新北副市長謝政達參與其中,與學生討論「博愛座,坐不坐?」不但展現教室課堂等於公民議堂,也為偏鄉教育注入一線新希望!
以公民素養為主的新北市忠山實驗小學,新學期開辦全新課程「真人圖書館」。第一次上課即邀請新北副市長謝政達參與其中,與學生討論「博愛座,坐不坐?」不但展現教室課堂等於公民議堂,也為偏鄉教育注入一線新希望!
台灣的司法單位強力緝拿毒品,不過當毒品的黑手伸進校園後,又該如何處置?台北市教育局軍訓室校安股賴教官認為,雖然教育單位與緝毒單位目標都是希望毒品遠離校園,但光是因兩者位處的立場不同,處理青少年涉毒事件的態度就截然不同。
台灣是一個海島,全世界的海島,只有台灣是實行「海禁」的,幾十年來的「疏海教育」,使得民眾對海對著畏懼而不敢親近,而社會上有許多團體期望可以治愈台灣人的「疏海」轉變為「親海」。
在台灣傳播院校中,新聞倫理是必不可少的課程。其將媒體前輩的操守作為典範教給學生,認為新聞應以社會公共利益為前提。然而,回顧資訊爆炸的21世紀,2014年鄭捷案,媒體瘋狂起底鄭捷與其親屬,侵犯其隱私權;2018年燕子颱風事件,掀起假新聞風波,媒體在未經查證下就進行報導,這些行為與新聞倫理背道而馳。
許多人都有在國小、國中時,美術課被拿來靠數學、考英文的經驗,台灣對於美感教育的不重視,導致許多設計出來的海報、招牌在網路上淪為笑柄。近年來政府逐漸重視美感教育,推動扎根計畫,將美感教育從小做起,培養孩子們的藝術細胞。
生命可貴,為了讓學生在求學過程中更注重生命的價值,政府、學校單位和民間機構都一直在推行著生命教育,讓學生透過課程和活動探討生命的意義。然而,該不該把生命教育落實為獨立課程仍是一大問題。
為因應少子化趨勢,教育部在2017年修正實驗教育三法,期望透過多元教學讓學生挖掘自身潛力。然而,許多實驗學校打著多元師資的招牌來招生,卻沒有確實引進教師人才,導致學生仍侷限在傳統教學,無法達到多元學習。
隨著大數據時代來臨,程式設計成為全球目標。教育部在108年將程式教育納入領域課程。新北市以競爭型計畫選了多間國小成為程式教育示範學校,程式設計補習班也如雨後春筍出現,程式教育已然成為趨勢。
近日托嬰中心、幼兒園教師不當管教事件頻傳。教育機構及家長雙方,可以透過長期的合作,重新建立起互信關係。社會局也能藉此事件的發生,重新審視評鑑機制的完善,再度打造安全健康的教育環境。
食農教育,結合飲食與農業教育的理念,利用校園環境種植食物,不僅增添綠意還能降溫。在台北市健康國小的綠屋頂春耕活動,學童們做中學、動手做, 透過耕種認識食物,這樣共耕、共食的概念,正是食農教育。
教科書在編定時,會依照年齡而有不同程度的內容,對於國中小學童,到底會不會有過早教育的問題?以及同志教育和校園霸凌的發生,兩者間是否真的有直接關聯?接下來帶您一起探討。
2015年「反高中課綱微調運動」記憶猶新,2018年臺灣又迎來新一波課綱改革的浪潮。新課綱中闡明多元文化、國際與區域互動等訴求,核心概念涉及翻轉教育和轉型正義。在對新課綱意見分歧的情況下,教育能否成功翻轉,轉型正義能否借助翻轉教育而實現,成為討論要點。
民國102年,女同志家庭媽媽吳少喬是台灣第一對到泰國做試管嬰兒的同志家長,依台灣現行法規同志只能由伴侶其中一方以單親收養形式申請領養。吳少喬平時投入性平繪本教育,呼籲民眾應重視性平教育。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