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風吹 餐飲市場重分配

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Covid-19)席捲全球,台灣在2020年1月28日出現第一例本土感染案例。4月1日,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室內必須保持1.5公尺的社交距離或是配戴口罩」。受疫情影響,我國餐飲產業在2020年受到重挫,從2月份開始呈現「雪崩式下跌」,較去年同期蒸發122億元產值。因各國邊境管制政策,其中受損最嚴重的,便是以服務觀光客為主的餐飲商圈。

口罩廢棄難回收 先折後丟防汙染

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超過一年下,出門配戴口罩已經成為全民共識,然而,卻開始出現口罩隨地丟棄的現象。台北醫學大學公衛學院教授莊凱任表示,口罩的材質難以回收,隨地亂丟不僅會造成環境威脅,也會破壞市容。在今(2021)年口罩亂丟的現象略有緩解,隨之也產生「正確丟棄口罩」的新觀念,「先折後丟」不僅能避免碰到口罩外層的病菌,也能保護環境清潔。

【新冠肺炎3】空服員防疫大挑戰

今年3月30日從美國紐約飛往台灣的華航航班CI-011從一開始的5人確診至最終12人確診,導致全機乘客323人、空服員13人全面居家隔離。本次大量境外移入不僅引起民眾恐慌,連帶空服員從原本多數人羨慕的職業變成大家貼標籤刻意保持距離的對象。許多民眾好奇,疫情期間航空公司為第一線空服員的防疫做了哪些防護措施?讓空服員如何保護自己也保護乘客呢?

塑膠加熱疑慮多 耐熱程度為關鍵原因

為解口腹之慾,超商微波熟食成了消費者方便快速的選擇,該類商品多使用塑膠包材,且以高功率的微波爐加熱為主,而歷經2011年爆發人心惶惶的「塑化劑風暴」後,民眾開始重視塑膠製品的食安議題。經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終生特聘教授陳輝煌證實,凡在合法通路購入之微波食品,都會採用符合法規、耐高溫的塑膠容器,民眾若依產品標示操作,其實無須過度擔憂。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