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文教生活

料理賞櫻泡溫泉 日本文化來台在地化

記者 江冠毅、田澤太知/採訪報導

台日國情相近,台灣人也喜歡日本文化,日本流行的東西,台灣也會跟著流行,而說到日本文化無非就是日本料理、櫻花和溫泉,然而你知道嗎?我們在台灣看到的這些日本文化,其實很多都不是它原本在日本的樣子,而是日本文化在台灣適應後的流變。

一家位於台北市民權東路的日本料理店,有著日本居酒屋的各式菜色及大眾食堂的氛圍。老闆蔡益安年輕時在日本學藝出師18年,回到臺灣開業已經27年,直至今日仍堅持日本料理傳統的味道與手藝,擄獲不少在台灣留學、工作的日本人的胃,也驚艷許多臺灣人的味蕾。

店內的塌塌米座椅、各類日式擺設,與老闆的日本料理相輔相成,讓用餐民眾能夠更沉浸於日式店家中。攝影/江冠毅

雖然說著一口日本腔調的中文,但其實是道地台灣人的老闆蔡益安,他說「對於料理這件事情,我是個頑固的人。」有些原則,他絕對不能妥協。

蔡益安年輕時在日本當學徒,在最初的時候師傅只要求他做三件事情,「洗碗,擦桌子,洗廁所」,如果連這些基本都做不好,更別想學做料理,讓他深刻體會到一個廚師的養成非常不容易

牆上由老闆親手寫的菜單,那是老闆對自己料理美味的自信,而與客人的合照,正是好料理最好的證明。攝影/江冠毅

他遇過很嚴厲的師傅,被教育著有自信的料理,才能端出來給客人享用。正因為在日本的經驗,蔡益安表示不管是食材和器材,都會選擇親手做,親自處理原材料,不使用工業加工食品,就連醬油都是自己製作。保持著對料理的自信與堅持,堅持唯有經過自己的手,才將料理提供給顧客。

在30多年廚師的生涯裡,只要是開店做生意的日子,蔡益安仍堅持半夜親自到漁港採買,相信親眼見到的食材最好。他說口味上堅持自己在日本所學的日本料理的味道,才不愧對自己的信用。

每逢櫻花季,賞櫻是台灣民眾必定會做的行程,賞櫻景點總能看到人比花多的盛況。攝影/田澤太知

日本文化傳入台灣,型態改變的也不只有一種。全台的二月到三月是櫻花盛開的季節,賞櫻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已經成為台灣人每到這個時刻必定會做的行程。然而台灣的賞櫻文化實則與日本賞櫻習慣大相逕庭,做為最愛櫻花的日本,賞櫻時更多是在地面鋪上墊子,與親朋好友在樹下一邊賞櫻一邊吃飯。

相較於日本賞櫻習慣在樹下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台灣賞櫻景點相較沒有太多的空間,可以容納民眾長時間停留休息,也間接造成台灣人喜歡在櫻花樹下拍照的景象。攝影/江冠毅

而台灣人賞櫻更多是在櫻花樹下拍照,並不會在同一個賞櫻地點駐足太久的時間,日本留學生米田達也說明,日本賞櫻地點雖然都會留有空位,但還是經常要早早到場佔位,搶位子辛苦,可是與家人朋友一起賞櫻的時光真的很開心,而台灣的賞櫻地點比較沒有那麼多的空間,可以讓民眾坐下來慢慢賞櫻。

不同於在日本泡溫泉要全裸入浴,且禁止有刺青的人進入,在台灣泡大眾溫泉要求穿泳褲,身上有刺青的人不會被規定禁止泡溫泉。攝影/江冠毅

日本文化對台灣的影響很深,但其實日本文化也有不少規則,像是禁止有刺青的人進入溫泉這點,讓不少台灣人在日本泡溫泉的時候感到訝異,日本留學生牧田悠希坦言,因為刺青容易與黑社會聯想在一起,為了不讓其他客人感到恐慌,溫泉業者基本上是不會讓有刺青的人進入,以免滋生更多問題。

日本文化傳入後多變化,民眾能得知的資訊比較片面,雖然是大眾容易接觸的文化,但在體驗日本文化的同時,也要了解禁忌,才能玩得開心,也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北投做為台北市著名的溫泉區,對日本人而言,北投的溫泉讓他們覺得十分不可思議,而台日不同的泡湯文化,產生的衝突與融合,互相尊重與了解才是唯一法則。攝影/江冠毅

延伸閱讀:

日本料理佈滿街 來台職人如何生存?

省時省錢又便利 日本自動販賣機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