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報導文教生活

【攝影報導】生活的風格 細品台灣茶藝底蘊

記者 陳姵穎/採訪報導

古語有云:「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無可取代之地位,同時也是生活必需,亦為台灣農業重要經濟作物。民生富裕之餘,喝茶開始講究泡茶技巧、姿勢儀態、環境氛圍,即所謂「茶藝」,讓人反覆品味其所蘊含的意義與精神。

姿勢儀態、環境氛圍、泡茶技巧等,皆是茶藝的一環。攝影/陳姵穎

生活藝術 重人情味

嘉義縣梅山鄉農會總幹事黃書賢與茶藝師林琮偉皆表示,台灣茶藝之所以流行,主因乃茶是台灣重要經濟作物,時至今日,溯源標章管理與外來茶的入境影響台灣茶產業,農民除茶葉展售會外並無其他推銷管道,因此試圖將「茶藝」做為行銷手法,期能開拓市場。

「茶藝」講究環境氛圍、人際交流、沖泡技巧與儀態,林琮偉表示,中國先有茶藝,最初存於茶館,泡茶時會加入藝術的表演,逐漸演變成藝術風格,使得茶藝得以普及大眾,因此茶藝在台灣發展時便以生活藝術為走向。

喝茶融入生活藝術,在日本稱之為「茶道」,「道」是尊敬、嚴謹的,林琮偉表示,台灣茶藝有別於日本茶道,前者基本上沒有固定標準與規定,南北各地皆有自己的手法與流程。

「置茶」指將茶葉置入茶壺,張供足認為是泡茶過程中最美的動作。攝影/陳姵穎

嘉義縣瑞峰國小茶藝老師張供足表示,以他曾赴日本學習茶道文化的經驗,日本抹茶道在打抹茶過程中,人們為保持禮儀所以不會交談,並且奉茶時會將茶碗的主花花紋慢慢轉向客人才將茶水奉出,因此她與林琮偉皆認為,台灣茶藝最美的地方是「人情味」。

「賞茶」是茶人與客人的交流,透過聞茶香了解今日所泡何茶,香氣也能使客人放鬆。攝影/陳姵穎

林琮偉表示,人情味體現在品茗的過程中,相邀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閒話家常也可專注論茶;張供足也說,台灣茶藝還會製作茶帖邀請賓客品茗,並備上簡單的茶點,而藉以情感交流。

茶帖上附有茶席名稱、茶品、茶人、時間、地點等,邀請賓客品茗。攝影/陳姵穎

心靈交流 美學展現

張供足認為,茶藝不單只是表面上的泡茶功夫而已,除了沖泡、品茗與美姿美儀外,茶藝是一種身心靈的放鬆,更是學習生活美學的一種方式,透過飲茶引導背後的道德與修養。

他表示,茶藝中除將茶壺、茶杯等茶具擺放桌上外,還會以各種桌巾、桌旗、花器等布置茶桌,稱之「茶席」,更將喝茶推向了藝術化,茶席要美觀與協調,皆是美學的一環,並補充台灣現代茶藝茶席也衍生出了茶伴、茶友,如泡茶人的助理,稱之「茶侶」,負責奉茶、陪伴傾聽主泡者需求。

「茶侶」如泡茶人的助理、茶伴,負責協助主泡者及奉茶,亦是茶藝中重要的角色。攝影/陳姵穎

張供足表示,她在學校教導孩子時,不會只傳授泡茶的技巧,課程中還會融入插花或出門採集花草,花卉可運用於茶席的布置,是美和儀式感的呈現,也可開啟學生在不同領域的興趣。

茶人們各自創意,利用不同桌巾、桌旗、花草等布置茶席。攝影/陳姵穎

儘管台灣茶藝沒有硬性的標準,但依然保有基本的禮儀與手法,張供足表示,茶人在泡茶時不規定穿著何種服飾,但都會以白色、素色為主,乾淨又不失禮儀和專業感;而泡茶技巧須符合人體工學,例如茶具擺放位置雖無制式規定,但泡茶時要確保其流暢度。

台灣茶席可坐可站,但姿態要端正,張供足認為「學泡茶也是學美姿美儀,從肢體語言表現生活的美學」。

泡茶遵循美姿美儀,穿著素色泡茶服、雙手合併於茶巾上,保持禮儀與專業感。攝影/陳姵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張供足指出,茶具的選擇對於泡一壺好茶非常重要,不同烘焙程度、形狀的茶葉,須對應相同的茶器,才能展現茶的風味。

飲水思源 推廣茶文化

茶葉為台灣重要經濟作物之一,從北到南皆有許多茶產區,嘉義縣梅山鄉農會推廣部農事指導員黃琬婷認為,成長於茶鄉的孩子,茶如同衣食父母,皆是雙親辛苦用茶養大,因此學習茶文化即有其重大意義,必須先認同產業,才能說服他人,進而推廣茶文化。

黃琬婷表示,泡茶不僅是人際關係的聯繫,亦是一種行銷茶與家鄉的方式,學習茶藝、與他人分享茶藝、透過茶藝與人互動,將逐漸改變人們認為茶是過時產物的刻板印象,進而使喝茶變成全民運動,才不會使茶文化逐步沒落。

茶藝融入國小課程,透過老師手把手教導,將茶藝文化向下扎根。攝影/陳姵穎

 

延伸閱讀:

貓纜16年遊客銳減 茶農創新延續茶文化

餐茶文化 侍茶師獨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