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成長的禮讚與喜悅 青少年壯遊

記者 阮永綺、許宇彰、林芳妤、林則澄/採訪報導
青少年藉由壯遊活動自我探索過程,展望未來人生旅途。攝影/林芳妤

坐而「學」起而「行」

依據壯遊體驗學習網維基百科的解釋,壯遊(Grand Tour),起源於文藝復興時期,時至今日特指經規畫、以高度意志徹底執行的遊歷行為。在台灣壯遊可分為三大項,分別為提供十五至三十五歲青年的《青年壯遊點》與《尋找感動地圖》,為應屆高中畢業生打造的《青年儲蓄帳戶計畫》。

而在《青年儲蓄帳戶計畫》當中又可細分為《青年體驗學習計畫》及《大專生領航計畫》。人們的壯遊計畫多半選擇在升學後至開學前,或畢業後至工作前,儼然帶有「從未成年到成年」或「轉換心情」的象徵。

壯遊體驗學習網有各式活動行程與報名方法。攝影/阮永綺

教育部青年署壯遊體驗科科長馬榕曼表示,108課綱「核心素養」要求的是「自發」、「互動」與「共好」在壯遊活動中,《青年壯遊點》背後所傳達的理念是「共好」,活動宗旨是希望透過多樣的壯遊活動,讓更多的青年朋友認識並關心在地的議題《尋找感動地圖》則是以二人以上組成團隊自主探索在地人文,強調「自發」與「互動」理念課綱提到的「溝通互動」及「社會參與」核心素養切合。

強調,壯遊不只是參加一場活動,更是希望以活動為媒介,促進青年對公共議題的主動關心與討論。另外,壯遊活動多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籌畫舉辦,提倡「先認識才有關心,關心後才會有行動」。

108課綱核心素養的「自發」與「共好」即為壯遊活動的內涵。攝影/許宇彰

旅程遊歷 增廣見聞

曾參加《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目前就讀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的黃湘芸表示,她透過台南國立臺灣文學館「安妮與阿嬤相遇—看見女孩的力量」的展出,對於慰安婦的歷史議題有更深層的了解。

黃湘芸強調,她透過展覽影片深刻理解日本時代慰安婦,在現代所遇到的困境與想法,加上現場展出的文獻和歷史資料,親眼所見,比起書本知識來得更深刻,有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她鼓勵同學們應走出戶外,增廣見聞。

同樣擁有壯遊經歷的詹晨彥,分享當初報名的動機是因為學測失利,等待重考之際想藉由職場見習賺取外快,而在高中畢業後即參加《大專生領航計畫》。在見習期間,他與公司同事相互合作,克服種種難題,職場實務的經歷讓他累積不少工作經驗,同時獲得很大的成就感,對未來正式踏入社會工作很有幫助。

臺北市北投區青年壯遊點:北投溫泉博物館。攝影/許宇彰

確立目標 展望職涯

根據勞動部2018年《15至29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的統計指出,20到24歲青年有五成表示遇到求職困難,最常見的原因為「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工作」,占25.9%,其次是「無工作經驗」,占25.7%。

馬榕曼補充,許多高三生會在高中畢業,考上大學之際報名參與《青年體驗學習》或《大專生領航計畫》,藉由為期數月至兩年不等的時間充實、探索自我,幫助確立自身的興趣、偏好與職涯規劃。

現任壯遊體驗學習網諮詢團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教授陳美燕指出,輔導學生參加壯遊活動的過程中,會先根據學生的情況以及未來想要完成的目標,幫助他們釐清、挑選探索的行程。她提到,曾經有位學生參加壯遊體驗計畫,前往台東拜師學習農業種植的技巧,後返鄉務農,真正將所學實際應用在事業上。

台南市安平區青年壯遊點:四草隧道。攝影/許宇彰

不一樣的離家「出走」

除了大專院校,不少國內的高中也會獨立舉辦壯遊計畫,出資贊助學生外出旅遊探索,其中蘭陽女中推行的《蘭園出走計畫》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該校校友張芳枝曾有過深度旅遊的體驗,希望能幫助對憧憬獨自旅行的學生完成心願,因此她將公證結婚省下的結婚基金購買旅遊文學、鄉土叢書與影片捐給學校,並且輔導孩子旅遊計畫的安排,還提供獎助金。

《蘭園出走計畫》的負責老師汪柏年表示,蘭陽女中的壯遊與他校不同,特點在於凡報名的同學皆有資格參加計畫的遴選,但必須先閱讀張芳枝捐贈的旅遊文學相關書籍,並且報名讀書心得比賽。如此做法是希望同學們能了解學姊的理念,並且在看過她所捐贈的書籍後,找到旅遊計畫安排的方向,就像一場跟隨學姊腳步的旅程。

他進一步指出,獲選的學生將自行規劃旅遊行程、估算所需經費。對參加計畫的學生而言,在配合學校能提供的最高獎助金後,基本上無論在地點選擇或住宿安排方面,都能有更大的餘裕完成計畫。

《蘭園出走計畫》施行後,學校每年會邀請往年參加計畫且心得豐富的同學,在高一暑假新生訓練時,將出走見聞分享給新生。汪柏年透露,曾有蘭陽女中校友受邀回母校分享,受到出走計畫啟發,她畢業後勇於隻身前往日本遊學,在陌生的國度學習語言、體驗當地生活,獲益匪淺。

汪柏年也表示,學生藉由安排行程及實際走訪的過程中,特別是在旅遊期間,學生通常會發現自己喜歡的事物,學習規劃個人的旅程,進而更加了解自己。

參加學生分享出走心得。照片提供/汪柏年

探索與啟發 了解自我

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所成立的壯遊體驗學習網即明確揭示,希望能以壯遊學習方式引導青少年瞭解臺灣不同面向,提升自身人文認知,同時也開放青少年自主規劃,訓練獨立自主的性格,培養青少年的即時應變力、問題解決等多項能力。

以今年五月壯遊體驗學習網所舉辦的「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其主要目的即在於希望學生與臺灣本土人文社會進行互動交流,探索自我、提升多元能力,鼓勵台灣青少年壯遊學習。

新北市深坑區青年壯遊點:深坑老街。攝影/許宇彰

今年參與《尋找感動地圖計畫》的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經營管理學系學生蔣家暘提及,他思考未來畢業出路以及個人創業目前遇到的瓶頸,而以採訪台灣在地創業家為主題。他認為,這次的壯遊體驗,藉由採訪各地創業者的奮鬥經歷,有效的幫助他重整自己的創業理念,他鼓勵青少年應多參加此類活動,藉以探索自我,有助未來職涯發展。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學生陳立承也分享,他結合自身科系所學,以探索地方法治為主題,進而規劃環島行程。陳立承表示,他在台東有幸採訪當年《王光祿案》的當事人王光祿,從而接觸到案件背後的種種動機與經過,並深入了解此案件對社會的影響,讓他更關注台灣少數族群的權益。

學生參加壯遊體驗泛舟活動。照片提供/陳立承

馬榕曼指出,壯遊之風萌芽台灣數十年,但基於社會大眾對「認識在地」的議題鮮少關注,以壯遊為名義舉辦的體驗活動屈指可數。她表示,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希望從中扮演「倡議者」的角色,盼能喚起學生及青年人士對生活周遭、本土議題的關注,並讓更多人投入參與,達到「捲動」的效果。

 

延伸閱讀:

【創新教育2】打造特色學校 培育未來所需素養

青年就業政策無感 主因「待遇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