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社會社福

台灣手譯員不足? 官民解讀大不同

記者 許維庭、邱語萱、詹詠淇/採訪報導

「我是一邊掉眼淚一邊在翻譯。」手譯員許晶喬回想起,幾日前在一名聽障者舉辦的演講中協助手譯。演講中,那位聽障者憶及其父親臨終前說,曾以為聽障者的人生沒有希望,沒想到他透過手語突破先天上的障礙,走出自己的一片天。一翻到這裡,即便是從事手語翻譯工作27年的許晶喬,仍沒忍住,流下感動的眼淚。

手語翻譯員(以下簡稱手譯員)在聽障者「知」的權利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衛福部2019年的數據來看,全國12多萬名聽障者,僅有324位手譯員。數字的背後潛藏著聽障者的需求未被看見、政府提供手語翻譯服務範圍過於侷限等問題,進而衍生出手譯員難為正職等現況。

無論是在每日下午的疫情記者會或是在四年一次的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中,都可以在電視中看到手譯員透過手語將現場資訊即時轉譯給電視機前的聽障朋友。

對聽障者而言,手譯員是他們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橋樑,聽障者透過手譯員,讓外界了解他們的想法,更讓他們「聽見」世界的聲音,手譯員在聽障者資訊平權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每日下午的疫情記者會或是在四年一次的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中,都能在畫面中看到手譯員透過手語將現場資訊即時轉譯給聽障朋友。 攝影 / 林長清

潛在需求未被反映 聽障者知的權利恐受損

政府早在2007年修正《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61條,明訂各地政府應設立手語翻譯服務窗口,提供聽障者在需要處理市政、出庭、洽公與就醫等「公事」時,可以免費申請手譯員。根據衛福部統計,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12萬多名聽障者,但全台卻僅有324位手譯員,這意味著平均每位手譯員需要服務384名聽障人士。

有鑑於並不是所有聽障者都會使用手語,因此衛福部是依照聽障者申請手譯員的需求量,來評估目前手譯員充足與否。根據2019年手語翻譯及同步聽打服務情形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全國申請手譯員案件數共有9,592件,平均服務提供率高達98.89%,官方公開的數據看似充分,但若從聽障者申請手譯服務的比率來解讀,各縣市平均每人每年申請率甚至不到一次。

全國最高申請率是離島馬祖(連江縣)的每人每年0.56次,其他縣市除了新竹市每人每年0.23次、首都台北市每人每年0.18次,以及嘉義市每年每人0.13次之外,全都未達0.1次,數字耐人尋味。

全國聽障者人數與手語翻譯申請數及申請比率。製表/林長清、資料來源/衛福部
全國聽障者人數與手語翻譯申請數及申請比率。製表/林長清、資料來源/衛福部

針對是否有聽障者根本不知政府有提供此項服務,因此聽障者對於手譯員的需求量未被反映出來,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則表示,聽障者社群緊密,他們都會互相分享此類訊息,且政府也正積極宣傳手譯員服務的相關訊息。

聽障者的社會福利由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負責。 攝影/邱語萱

「我相信還有更多隱形的案子沒有被發現出來。」身在第一線為聽障者服務的手譯員許晶喬指出,從數據上來看現在使用手語翻譯服務的聽障者還在少數,而其中原因不外乎政府未積極向聽障者推廣此項服務,且部分年長的聽障者不習慣聘請手譯員等,種種因素導致聽障者對於手譯員的需求量沒有被反映出來,許晶喬強調,聽障者對於手譯員「不是沒有需求,一定是有大量的需求。」

2019年各年齡層聽覺機能障礙登記人數,全國總計124,485人。資料來源/衛福部統計處、製圖/邱語萱

台灣手語翻譯協會理事長魏如君表示,在政府補助聽障人士申請手譯員的項目內,目前的手譯員確實已經足夠支應,但若聽障者需要去銀行買保險、上課、觀賞藝文展覽等政府無補助的「私人」範圍,手譯員就會不足。

若聽障者想在「非公事類」有手語翻譯,如觀賞藝文展覽,需自行找尋手譯員。 攝影/許維庭

每月接案量少 手譯工作難成正職

有鑑於手語翻譯服務在台灣長期被視為政府社會福利一種,因此大多手譯員的主要收入均來自公家機關,但政府能提供給聽障者的手譯員的人數有限,許多手譯員工作有一搭沒一搭,無法將其當作主要經濟來源,因此他們只能將手譯工作當作「兼職」,另尋其他謀生管道。

「這樣可以生活嗎?」許晶喬指出,剛入行的手譯員幾乎無法只靠手語翻譯工作支付基本生活開銷,以需求量最多台北市為例,手譯員一個月可以接到兩件翻譯案是正常,較幸運的一個月接到五件案子,一件算2,000元,一個月收入一萬元,這樣也無法支付生活的基本開銷。

中華民國啟聰協會手譯員邱怡安認為,最根本原因還是政府及企業機構,對於聽障者的權益不夠重視,不願意額外聘請手譯員,自然手譯員的工作機會也少。

手譯員證照通過率低 培訓制度缺乏長期規劃

台灣手語翻譯技術士技能檢定(以下簡稱手譯檢定證照數量截至2021年4月,乙級與丙級證照僅成功發放533張。由於手譯員的培訓制度未有長期有系統的規劃,導致手譯員沒有良好的訓練環境,造成歷年來乙、丙級證照的平均通過率皆只有約15%。

除了基本的手語能力,考生在考試時的表現也受到對試題領域的熟悉度及對答速度影響。擁有手語翻譯職類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監評資格的許晶喬表示,手譯檢定的內容很生活化,要瞭解該領域才能迅速且精確的打出手語,不過她也提到,雖然考取手譯員有一定的難度,但唯此才可鑑別出不同的程度,因為實際在替聽障者翻譯時必須精準,不容許出錯。

目前在台灣,想要成為手譯員可以透過「手語翻譯培訓課程」培訓,再經檢定後取得相對應等級的證照後,才有接案的機會,成為真正的手譯員。事實上,要考取手譯員證照並不容易,根據我國歷手語翻譯技術士檢定及格人數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4月,我國丙級證照共有475張、乙級證照共有58張,丙級證照平均通過率約為16%,乙級證照平均通過率則約為15%。

歷年手語翻譯技術士檢定通過率。資料來源/台灣手語翻譯協會、製圖/邱語萱

對此,台灣手語翻譯協會理事長魏如君指出,目前政府開設的手語培訓課程多為短期課程,缺乏長期系統性的規劃,且課程內容缺少讓學員實際與聽障者溝通的練習,造成大多手譯員在需要實戰經驗的考試制度中難以取得佳績。她認為,對於政府而言,開辦培訓課程只是交差了事,因此無法培訓出符合聽障者需求的手譯員。

手語視訊翻譯讓手譯員可以遠距離替聽障者翻譯。攝影/許維庭

視訊服務崛起 解決公私手譯需求

自2009年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啟聰協會推出「手語視訊翻譯」服務後,政府與民間團體也效法跟進,以遠距協助聽障者解決生活大小事。例如地方政府紛紛推出手譯視訊服務窗口,協助民眾辦理「公事」。 此外,3C業者三星電子與金融業者台北富邦銀行也宣布於今年國際手語日當天起,提供需要的顧客手語視訊翻譯服務,以填補「公事」之外的手譯需求。

「你看這個視訊的手語翻譯,它是真的可以跨時空。」台灣手語翻譯協會理事長魏如君分享,先前有名聽障者的父親住在南部,因健康突然出問題,臨時需要動手術,但礙於他無法聽到醫生對其父親病情的講解,手足無措下急忙打給她求助,魏如君便使用視訊來替他進行即時手譯,解決燒眉之急。該名聽障者無法知曉父親手術耗時多久,根本無法同步申請手譯員,但「透過視訊,就都可以解決」。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啟聰協會、台灣手語翻譯協會發展委員會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聽障人協會等民間團體,為了讓聽障者獲取即時手語翻譯,接連開始提供手語視訊翻譯服務,讓聽障者無論在公事或私事上,皆能獲得即時手語翻譯服務。

由於民間團體多仰賴政府補助與捐款,因此能提供服務的時間有限。中華民國啟聰協會手譯員邱怡安指出,協會在提供該服務初期,就曾因經費不足,導致無法聘請足夠的手譯員,進而造成服務品質與處理速度降低。

聽障者使用手語視訊翻譯服務。照片提供/魏如君

為促進聽障者參與公共事務,我國明定地方政府應設立手語翻譯服務窗口。1999臺北市民當家熱線已於2010年起正式提供聽障者手語視訊翻譯服務,隨後各縣市也紛紛推出此類服務。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表示,透過視訊,不僅可以降低聽障者的時間及金錢成本,更能達到即時性協助聽、語障者與非障礙者間溝通,保障其資訊溝通的權益。

不過礙於其服務範圍僅限於「公事」,私事則須自掏腰包,聘請手譯員。對此,「沒有人有那麼多公家事情需要諮詢。」邱怡安認為,若能撥點人力來民間,幫助聽障者即時翻譯私事,將使資源被更有效利用。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民企推出手語視訊客服

為落實資訊平權,建構友善環境,3C業者三星電子與金融業者台北富邦銀行,分別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聽障人協會及台灣手語翻譯協會合作,於2021年9月23日國際手語日當天起,推出「手語視訊翻譯客服」給需要的顧客,即時溝通與解惑。

本身為聽障的中華民國聽障人協會秘書長謝素分指出,此次與三星合作的服務,能讓聽障者在消費前,先清楚瞭解產品特性,而非因為聽不見,就在不明白商品資訊的情況下購買。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聽障人協會自今年國際手語日起,與3C業者三星電子合作推出「手語視訊翻譯客服」。攝影/邱語萱

魏如君說,「聽障朋友來你們這邊時,是你要提供資源請手語翻譯,所以今天如果來銀行,是由銀行要來付費請手語翻譯。」她指出,美國法律規定企業有義務自費請手譯員,提供前往該企業的聽障者免費的手語翻譯服務。她也補充,此次與富邦的合作,費用就是由富邦承擔,她認為「這個是一個企業責任。」

然而,魏如君坦言,目前台灣大部分的企業還是認為應該由政府提供相關資源,不願自費聘請手語翻譯員,但礙於政府資源有限,只能選擇部分補助,導致台灣無法落實對聽障者的無障礙環境。

邱怡安指出,韓國每一間銀行皆有一位手譯員駐點,她期盼台灣能多學習國外制度。謝素分表示,台灣在聽障者無障礙環境仍待努力,她也希望,「未來本土企業可以起來做帶動的模範。」

 

延伸閱讀:

疫情手譯員好搶眼 掀起學手語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