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文教生活

死亡教育多元 破除禁忌輕鬆聊

記者 吳凱西、陳昭維/採訪報導

青銀共學 咖啡館輕鬆聊生死

失去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經歷,死亡是人生必經。然而,多數人卻因為恐懼而避諱談論死亡,但這天下午,在台中城市之光社區據點內可不一樣,台中科技大學聘邀死亡咖啡館創辦人郭慧娟帶領學生們及銀髮長輩談論生命最後一哩路的種種課題,包含:安寧療護預立遺囑甚至安樂死等。

在影片賞析及輕鬆愉快的互動間,參與者坦然分享自身經驗及看法,同時也對臨終關懷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活動參與者、今年75歲的王宏升表示,自己願意多加和身旁親友談論死亡。

9日舉行於台中城市之光社區據點的死亡咖啡館活動為青銀共學。攝影/吳凱西

推廣死亡教育 郭慧娟盼突破禁忌

觀察到教育體系及家庭都避諱談論死亡,導致生命終點來臨時,多數人遭無盡的痛苦、恐懼與遺憾反噬,擁有生死學背景的郭慧娟深刻體會死亡教育欠缺普及化,因此鼓勵男女老幼直面死亡。

郭慧娟自2006年投入生死學研究領域,更在20年前進一步投入死亡教育的推廣。2011年受到來自英國的死亡咖啡館首創者John Underwood先生啟發,郭慧娟決定在親友的鼓勵下嘗試在台灣辦活動談死亡,沒想到意外獲得廣大回響,6年來已辦理逾500場相關活動。

  • 死亡教育:美國學者班司理(Bensley)於一九七五年指出,死亡教育是一種探討生與死的關係之教學歷程,此歷程包括文化和宗教對死亡及瀕死的了解,並希望透過對死亡的研究而能使學習者更加欣賞生命,且將這種態度表現在行為中。寇里雪(Kurlychek)於一九七七年將死亡教育界定為:「死亡教育是一個歷程,以增進個人覺知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並且提供一個結構性的課程,以幫助學生檢視這件事實,並統整於個人的生活之中。」

資料來源/教育百科

死亡教育創新方式 發展多元樣貌

「當我嘗試把這樣的態度帶給大家時,我發現大家其實是很願意接受的,只要把負面標籤撕掉,正向看待死亡,生命會更圓滿。」郭慧娟分享致力死亡教育多年的感受。

死亡教育涵蓋生前至死後整個過程,除了講座外還有許多形式,郭慧娟分享自己曾安排角色扮演,讓參與者模擬與親友討論死亡的狀況。

死而後生工作室今年初舉辦的死亡體驗活動,讓民眾與親友一起寫遺囑、穿壽衣、蓋棺及重生,全場滿溢感性氛圍。

民眾在死而後生工作室今年初舉辦的死亡體驗活動中體驗蓋棺、向親友告別。照片提供/蔡仲庭

此外,桌遊更是引導人們充分談論生死議題的利器,郭慧娟在發起死亡咖啡館三年後設計死亡桌遊,引導民眾輕鬆討論自己對死亡的看法和想像;澄雲死生教育協會期許民眾廣泛思考死亡各面向,如:生死觀念、醫療、財產等,進而推出ATP套組,以卡牌帶領玩家討論,發展多元樣貌。

桌遊是引導人們充分談論生死議題的利器。照片提供/郭慧娟
澄雲死生教育協會期許民眾廣泛思考死亡各面向,進而推出卡牌帶領玩家討論。攝影/陳昭維

Cuz I know你離開了這世界,
不代表我們不會有一天
再遇見,你存在我心裡面,
說再見不代表不會再見,
就改天,就改天,改天遇見。
──葛仲珊〈就改天〉

許多電影、書籍和音樂都是以正向、溫馨的角度描繪死亡,蘇西.霍普金斯的著作《我離開之後》便是她為了指引女兒在自己離世之後適應喪母事實而寫的手冊;葛仲珊的歌曲創作〈就改天〉,譜出對已逝好友的思念和告別,不難發現其實死亡教育精神充斥在日常生活中。

蘇西.霍普金斯的著作《我離開之後》是她為了指引女兒在自己離世之後適應喪母事實而寫的手冊。攝影/吳凱西

死亡教育面向多 男女老幼都宜學習

郭慧娟強調,死亡議題可由許多方面切入,善用機會談論死亡非常重要,若勇於開口獲得正面回響,將形成善的循環。郭慧娟指出,結構性的教育問題使台灣人普遍害怕談論死亡,但唯有正面應對,才能做足準備、不留遺憾並珍惜生命。

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授陳錫琦表示,生命與死亡為一體兩面,教育者可詳述整個生命過程,亦可著重於某個生命階段和學生進行討論,但不管選擇什麼樣的方式,都要清楚傳達死亡概念。

對死亡教育來說,最具挑戰性的場域莫過於幼童親子族群,郭慧娟認為可藉由死亡教育培養孩子愛、尊重與珍惜,並且讓孩子有機會參與臨終,不剝奪其關懷機會;而陳錫琦則建議以快樂、有趣的題材切入生死議題,如:寵物、種植物或過生日等。

對死亡教育來說,最具挑戰性的場域莫過於幼童親子族群。照片提供/郭慧娟

死亡討論不足 仍有發展空間

現代人對於死亡的態度逐漸開放,然而,郭慧娟坦言,大眾對於死亡的討論應更深入細節,尚須引導才能達到更有效的討論,目前教育體制中的生命教育上在逃避死亡,較著重抗壓、情緒及勵志,沒搔到癢處。

另外,她也觀察到死亡教育中存在城鄉差距,都市外的民眾觀念相對保守。期待在社會及教育體系中對於死亡的探討能更普及,就算不在死亡相關活動的特殊場域裡,大家也能在日常中勇於談論生命的消逝。

 

延伸閱讀:

政府推廣環保葬 身後事選擇多元化

另一段旅程的起點 告別人生的送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