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可回收的材料製成的音響,除了環保更是一項藝術的創新。照片來源╱胡氏藝術
文教生活焦點

數位浪潮新格局 藝術型態大躍進

記者陳薇竹、尚瑜真、溫世君/台北報導

數位科技已然成為現今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備工具,各種技術日新月異,使日子充滿便利及無限驚奇。年年舉辦的台北數位藝術節將藝術作品搬到民眾眼前,讓更多人看見新樣貌的藝術科技作品,讓原本冰冷的科技媒介,藉由藝術的熱情,給人帶來溫暖的感受。

臉書上的貼文跳出網路,呈現在觀眾面前。照片來源╱胡氏藝術
輾轉流年 移形換步的藝術樣貌

科技的迅速發展,徹底改變了大眾生活的各個層面。隨手可及的電子設備與產品促使大眾的生活日趨數位化,並大幅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效益與品質。

然而藝術的領域亦是如此,早在20年代的西方國家中,許多藝術家致力於探索藝術與科技如何「自動性」的整合,形塑出新的美學觀點。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電腦與資訊網路的進步,使得藝術家開始應用超越單純機械原理與計算功能的媒材來進行創作,從此藝術創作的表現形式日趨多樣化。

在經歷了許多藝文思潮的轉變後,現今藝術的範疇可說是越來越廣泛,舉凡光線、影音、3D動畫特效甚至是近來被廣泛應用的VR技術等包羅萬象。藝術的呈現不再只是畫紙上的塗塗抹抹,而是透過數位科技的互動性與大眾的知識相互融合,讓作品更有溫度與情感,將作者更深層的創作理念傳遞並深植在大眾心中。

數位科技與藝術成功整合下,更加擴大了藝術的範疇,使藝術有了嶄新的樣貌,不但能夠讓藝術愛好者有全新的感官體驗,更能激發一般大眾對作品的好奇。台南大學美術系畢業,現在是藝術家助理的劉信宏就說,科技藝術已然成為一種趨勢,可以被大眾所接受,數位化的藝術作品也能吸引不一樣的觀眾群,使不同客群都能依照自己的觀點、角度來欣賞數位藝術。

光之結界Ⅱ,詮釋了凹透鏡與光線的美妙結合。照片來源╱胡氏藝術
數位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數位藝術在表現形式上大致可以分成兩個不同的層面,一是利用現有的數位技術,將傳統藝術成品或素材轉製成數位格式的作品。例如後製、剪接、特效等。二是利用數位設備結合藝術家的個人巧思,創造出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跳脫藝術型態的傳統框架。

環顧四周,數位藝術已在不知不覺中被廣泛應用於大眾的日常生活。像是演唱會的舞台佈置與聲光效果,透過燈光和音效所營造的氛圍來襯托歌曲的情緒與張力,還有每年新北歡樂耶誕城的耶誕主燈3D光雕秀,今年更是首度運用48臺高規格智能移動投影機使投影面積達到8,794平方公尺,相當於1.5個足球場的大小,來提升投影品質的細膩度與華麗感;以及12月5日即將推出的豬哥亮《永恆人生展》將運用高科技,結合虛擬實境(VR)、3D投影,讓參展的人彷彿置身在豬哥亮主演的電影時空裡,就像豬哥亮仍在我們眼前一樣,同時也拉近了與影迷之間的距離。

提到現在正夯的VR技術,台灣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與美國重量級全才藝術家蘿瑞安德森共同執導的《沙中房間》,於今年威尼斯影展新設的VR競賽單元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一屆「最佳VR體驗獎」。黃心健表示,VR最有趣、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立體感官的空間,可以把「看」這件事情放到最大,像是佇立在真實世界之中。黃心健強調「VR與電影有很大的差異在於,電影的時間軸是一直在前進而無法停止的,而VR則是可以靜坐在自己喜歡的一隅,感受其箇中滋味。」

板橋火車站前首創耶誕光之舞光雕秀,吸引大批遊客的目光。照片來源/取自網路
台北數位藝術節 藝術人才的伸展台

數位藝術的熱潮在全球持續發燒下,台灣身為數位科技界的新星,發展自然也不落人後。台北數位藝術節舉辦至今已邁入第十二年,有別於往年,今年特別強調跨界合作的概念,以「集.無限--永遠在合作中」為題,打破過往數位藝術給人感覺高門檻的特性,強調人人皆可參與,打造一個真正集合不同領域、身分、全方位且永遠在進行中的合作關係。此次參展的藝術家各自擅長不同領域,有的以聲音為創作思考的中心,有的專長於影像創作,然而藝術就是他們的共通語言,運用自身優勢,共同討論、激盪,呈現最完美的創作。

特別的是,除了多數人可以想見的狹義藝術家之間的合作,此次展覽更將大眾也視為創作者的一部份,作品《數據森林》就是最好的例子。藝術家陳韻如與學者江亦瑄創作的靈感就來自於我們每天都會接觸的社群平台,當臉書的貼文內容、讚數、留言、分享次數被集合起來,再利用大數據分析,將數據資料轉換為森林意象之視覺影像,透過樹葉、花果不斷的成長及變化,從數量與詞彙、人與環境,反映出現代人的生活情緒,也更詮釋了此屆藝術節的重點--「集.無限」,讓民眾成為藝術節的共構之一。

脫掉鞋子,走上斜坡,戴上虛擬實境(VR)眼鏡,一場有別於凡人的生命旅程就此展開。紅光乍現,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各種形狀、顏色所組成的幾何圖形,接著可以看見顏料、工具,然後便是五顏六色的房屋樣貌環繞在觀看者的周圍,物件的出現及消逝同時也象徵了人的老去和死亡。

《Space in Space計畫》的作者吳秉聖與張徐展透過3D的視覺感官效果搭配喪葬祭典的音效,將常民文化中的紙人偶、紙紮屋及聲響元素融入裝置中,透過數位方法及空間將死亡的祭典呈現在觀眾面前,讓人遨遊在現實與虛擬之間,體會不一樣的人生經驗。看展民眾陳彥文餘悸猶存地說,那類似鬼片的音效及黑暗的空間營造出詭譎的氣氛,雖然不太懂幾何圖象的意義,但內心有種被衝撞的感受。

藝術與科技的新結合賦予作品不一樣的型式,也因如此,有部分民眾認為相較於傳統藝術作品,此次展覽的內容有些讓人不好理解,就讀銘傳大學商品設計系的廖翊岑就說,數位作品呈現的樣貌讓他覺得很新穎,但是若要通盤了解作品背後的意義感覺有些困難。對此台北數位藝術節的策展人駱麗真表示,展覽的主要目的在於讓更多人理解數位合作可以有的展現方式,而不一定要真正讀懂每件作品,且展覽對於每種客群的目的並不相同,一般市民朋友有觀展經驗就夠了,重點是培養城市的藝術氛圍,提供一個陶冶性情的場域。

民眾透過VR技術,體驗藝術家要傳達的理念。照片來源╱胡氏藝術
嶄新媒材相結合 顛覆藝術新想像

台北數位藝術節重新定義了大眾對裝置藝術的既定印象,以往可以互動的藝術作品常常讓觀賞者在得到互動回饋之餘就離開,而忽略了深刻的感受作品。今年藉由黑盒子的展場型式來看數位藝術,讓民眾深度體驗,而不單單只是「玩」作品,增強大眾對於數位藝術的想像。且隨著科技不斷更新,藝術更是打破國與國的疆界,也破除了藝術只存在於表面的迷思。未來科技越來越進步的情況下,將藝術推向一個嶄新的里程碑,探求更多的創作媒材及表現手法的可能。

特別設計在天花板上的作品,跳脫以往欣賞藝術的方式。照片來源╱胡氏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