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文教生活

翻轉冷漠社區 宜蘭尚德村長黃境堂用續食牽起人情味

記者 胡玟惠、劉子瑜/採訪報導

早上九點,宜蘭縣員山鄉尚德社區活動中心充斥著跟隨音樂擺動的長輩,與外頭的寧靜稻田形成強大對比。走入活動中心,內設廚房則冒出陣陣香氣,尚德社區志工正使用大鍋快炒蔬菜。尚德村村長黃境堂說明,這些蔬菜皆為菜市場未賣出的續食,透過將蔬菜送至社區續食據點加工,讓即將被丟棄的食物搖身為一道道可上桌的佳餚。 

尚德社區志工翻炒續食蔬菜,供村民食用。攝影/胡玟惠

社團法人宜蘭縣愛加倍關懷協會於2018年起,至宜蘭各地設立社區冰箱,將在地續食流入社區,減少資源浪費。趁著社區冰箱的設立,黃境堂將腦筋動到續食據點上,透過志工將麵包分檢驗是否壞掉,再一一包裝並貼上食用期限的標籤,讓隔夜麵包煥然一新,並吸引民眾前往領取。他也分享沒有續食進來以前,這個活動中心是沒有人來的。而這麵包是好東西,長輩們來活動,就會把這些食物拿回家當點心。」 

續食經過重新包裝及檢驗,成為村民活動後的小點心。攝影/胡玟惠

除了食物誘因,活動課程內容也十分重要,必須迎合長輩喜好,才能建立社區參與的習慣。以星期四的韻律拉筋課為例,老師從揮手、伸展,至拿韻律球舞動,透過不激烈且大動作的活動,讓長輩沉浸於課堂及同儕互動之中。

村民游鳶鳳表示,整個社區聚在一起聊天真好,對心情和身體健康也比較好。而村民林金英則補充,大家都是70幾歲的長者,之前沒有上拉筋課時,都蹲不下去,自從上了幾次課就有改善,且平常沒課時還會想念上課時光。

居民參與社區舉辦的運動課程,活動之餘也聯繫鄰里感情。攝影/胡玟惠

然而,由於尚德社區大部分是高齡居民,且社區腹地廣大,若僅侷限於活動中心則忽略行動不便的長輩因此黃境堂偕同志工至各家中送便當,透過成本低廉的續食便當發送,每一次送餐都是一個鄰里交談及關懷的機會,家瞬間搖身關懷據點,也讓黃境堂能照顧每個角落。

透過志工幫忙分配菜餚,居民中午就能吃到熱騰騰的飯菜。攝影/胡玟惠

「續食據點的食物曾陪伴許多獨居老人的最後一哩路。有其中一位在過世前交代兒子跟我說,他人生最後這幾年在尚德社區過得最快樂。」黃境堂分享曾受過續食幫助的長輩,因至活動中心上課及送餐與志工聊天而感受到陪伴,臨死前也不忘回憶這段日子的點滴。

藉由親自送餐,黃境堂走入社區關懷行動不便的長者。攝影/胡玟惠

原先避免資源浪費的續食,在黃境堂規劃下成為聯繫感情的媒介,讓過去冷漠、獨自生活的村民走出門外,透過互相照應及交談運動,不僅替社區添上幾分溫暖,也讓黃境堂落實社區關懷與居民一同創造難忘的故事。

 

延伸閱讀:

舌尖上的浪費 NG食材永續利用

用剩食做公益 「享食冰箱」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