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者收得到紙紮嗎?客製紙紮撫平親友離世之痛
紙紮是台灣喪葬文化中火化給過世親人的藝品,同時也是生者與亡者傳遞情感的橋樑,隨著葬禮儀式從簡、環保意識抬頭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傳統紙紮的發展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原本傳統社會燒給亡者的靈厝漸漸轉型為現代客製化紙紮,未來紙紮也將以新型態的樣貌持續流傳。
紙紮是台灣喪葬文化中火化給過世親人的藝品,同時也是生者與亡者傳遞情感的橋樑,隨著葬禮儀式從簡、環保意識抬頭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傳統紙紮的發展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原本傳統社會燒給亡者的靈厝漸漸轉型為現代客製化紙紮,未來紙紮也將以新型態的樣貌持續流傳。
身心障礙者基於諸般缺陷,求職路上易遭遇阻礙。許多企業秉持回饋社會的精神,提供就業機會。桃園兩大單位合作設立服務據點,結合文創、綠能,推動身心障礙者友善服務平台。透過民間公益型企業為其打造專屬工作環境,期望能實現友善社會。
交通部在今年11月實施新制,正式將電動自行車更名為「微型電動二輪車(下稱微電車)」,開始掛牌納管,新規定除能強化車輛管理,亦可保障用路人的權益;然而過去由於微電車政府從未納管,新制上路後恐將大幅影響民眾使用,甚至引發民怨,值得重視。
有別於大眾對於女性火舞者的印象,街頭藝人黃文琪表演時動作總是乾淨俐落。曾兩度奪下全國火舞賽事「東北大火」季軍的她,是當年唯一的女性參賽者。因為負面社會新聞而對火舞有不好的看法,黃文琪仍然想透過自身故事去扭轉大眾印象。
BD農法,全名為生機互動農業,主張遵循著日月星辰的運轉來進行農活,不過度種植單一作物,而是順應時節選擇適合的蔬菜,BD農夫們相信,宇宙間有一股特殊的能量能轉化動物和植物的生命力,兩者相輔相成形成有效的配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使用牛糞來進行各種堆肥。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網路購物也逐漸盛行,但網購的包材往往比商品本身還要多。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就有業者設計出可回收再利用的循環包裝,讓消費者在購物上有更環保的選擇。
依據我國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性侵害案件被害人年齡與性別交叉統計 》資料顯示,2021年性侵害案件受暴人數總計7787件,其中未滿18歲之兒童與青少年遭受性侵害者計4520人,佔比過半高達58%,幾近總數六成,顯見兒少在性侵害案件當中受害情形之嚴重程度,不容國人輕忽。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說明,台灣以經貿立國,近年越來越多跨國企業來台投資,同時,本土企業因應國際化浪潮與全球佈局,我國雙語專業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因此,政府推動《2030雙語政策》,來強化年輕世代英文溝通能力,進而增強全球競爭力。但目前多數學校英語環境未健全,不僅降低教師的教學品質,也導致學生學習成效不彰。
竹子盛產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台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更讓各種類竹子蓬勃發展,對於早期台灣農業社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素材。但隨著工業發展,傳統竹材逐漸被經濟效益高的塑膠取代,政府頒布《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後,導致無人願意砍伐竹林,造成竹材短缺問題更是日益嚴重,除面臨荒廢外,甚至可能會延伸出更大的山林危機。
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於今年十月接受專訪時指出,政府提出的2050淨零碳排政策方向不佳、速度太慢等。他說明,若是2050年要達成淨零,2030時就應達成減半的里程碑,以目前的做法是不可能的,此言論一出,引起大眾再度關心臺灣目前淨零碳排的進度。
布袋戲起源於中國,又稱掌中戲,曾經風靡全台灣,但隨著電視、網路的興起,人們的娛樂開始轉型,這項傳統技藝也逐漸沒落。不過,現在台灣有一個兒童布袋戲劇團,擅長將不同表演形式融入布袋戲,「戲偶子劇團」團長在台灣各地巡演,讓大朋友、小朋友認識不一樣的布袋戲。
在現今環境破壞及氣候劇變下,人們環保意識逐漸抬頭。因應現狀,聯合國於2022年啟動全球限塑談判,目標於2024年完成《全球塑膠公約》的制定。而2019年7月起,台北市《一次用塑膠吸管限制使用政策》正式上路,取塑膠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材質製成的環保吸管。其中脫穎而出的是,由台灣子弟黃千鍾研發,並在第121屆巴黎國際發明展奪下金獎的甘蔗渣環保吸管。
科技日新月異,網路已然是現代人主要的聯繫工具,社群網站即成為人們重要的社交管道,而民眾使用3C產品的習慣與漏洞,亦讓不法之徒有機可乘。近年陸續發生私密影像外流事件,並持續在色情網站當中流傳,卻受限於法律和技術,無法將歹徒繩之以法,造成受害者求助無門,生活在隱私被侵犯的陰影下,值得社會大眾重視與關注。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