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看護不足 照服員培訓班補缺口
面對疫情為了國民安全,許多國家都限制了出入境的人數,條件也因此受限。高齡化社會隨之來襲,許多被照顧者面臨外籍看護合約即將到期、外籍看護無法入境、台籍看護薪資過高更無法24小時的照護,種種因素導致許多雇主感到恐慌與不知所措。
面對疫情為了國民安全,許多國家都限制了出入境的人數,條件也因此受限。高齡化社會隨之來襲,許多被照顧者面臨外籍看護合約即將到期、外籍看護無法入境、台籍看護薪資過高更無法24小時的照護,種種因素導致許多雇主感到恐慌與不知所措。
據衛福部統計,「跌倒意外」高居老人死因第二名,普通的跌倒不能輕忽,嚴重可能造成死亡。許多人會購買附有跌倒偵測功能的智慧手錶讓長輩使用,但這項功能真的能當救命法寶嗎?
隨著高等教育普及、生活方式選擇增加,以及職場環境改變,晚婚已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的平均初次結婚年齡,數十年來呈現上升的趨勢。在2019年台灣男性平均初婚年齡為32.6歲,女性為30.4歲,相較於1999年的男性28.8歲、女性25.6歲,30年間提升了4至6歲,顯見當前民眾基本上不到30歲很可能暫不考慮結婚,婚姻不再是人生大事,而成為隨時可以因故推遲的選項之一。
殯葬業對一般民眾而言,一直存在低調且神祕的印象。而隨著台灣高齡化社會問題日趨嚴重,加上社會風氣已然開放,許多話題不再忌諱,人們開始正視禮儀及殯葬工作者,使得殯葬這項行業逐漸受到關注。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資料顯示,台灣六十五歲以上高齡人口逐年上升,相當於每五人就有一位是超過六十五歲的高齡長輩。因此未來的人口組成並不適合傳統勞力密集的照顧看護模式,不只政府推出相關長期照顧(以下簡稱:長照)政策,民間產業單位也紛紛響應,引進長照新科技共同實踐「以人為本,以科技為輔」的理念。
長照2.0上路後,優化許多1.0不足,制度的改變下,的確造福許多長者,台灣目前,其實面臨長照人員不足的議題。老年人口老化的比例逐漸上升、青年從事照服員的誘因不足、民眾的不友善的眼光等,逐漸都顯示著,台灣長照方面的確仍須有很大的改善的空間。
多數大眾運輸系統都設有博愛座,以便老弱婦孺優先入座。但博愛座的爭議卻不曾停歇,先前有兩名女子只因為其中一名女子「不讓坐」。群眾開始以道德眼光審視坐博愛座的人,因此討論博愛座的存廢也成為現今相當重要的議題。
根據聯合國專家在2017年3月8日提交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報告指出,每年全球約有20萬人死於噴農藥急性中毒。中毒的症狀包括了視力模糊、瞳孔縮小、眼睛痛、呼吸困難等。但此現象在噴農藥無人機出現後改善,台灣也出現自製噴農藥無人機的科技公司,期盼改變傳統農業的工作模式,為台灣農村人力斷層與世代交替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最新的人口推估報告顯示,台灣至今年起總人口數轉為負成長,將提前兩年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就人口結構而言,台灣正面臨嚴峻少子化問題。近年社會中不婚、晚婚主義風氣盛行,導致適婚年齡人口步入婚姻意願降低,間接影響到婚生子女出生率,因此政府與民間開始舉辦各種聯誼活動,試圖強化適婚年齡婚育的社會氛圍。
人口老化是台灣不可忽視的問題,關於長者健康維護的政策逐漸備受關注,因此新北市政府推行「全齡化公園」,盼從老少咸宜的公園做起,慢慢增加長者的活動空間,並加以宣傳相關知識與專業,為孩童與長者營造安全且舒適的運動環境。
流浪犬一直是社會許多人關注的議題,民眾也不斷用各自的方式試圖解決,而心輔犬團隊利用培育流浪犬成為專業互動犬的過程,製造了雙贏的局面,並且持續努力著。
台灣每年仍約有1萬7000人會因為中風而導致行動不便,患者除了使用輪椅等輔具之外,現在也可以透過下肢外骨骼機器人,輔助患者重新站起來。
因為疫情,許多東南亞國家暫停輸出移工,使得很多有需求的家庭申請不到新看護工,就算面對不當照護也只能留用,先求有再求好,勞動部對此提出放寬期限與接續聘雇等應變措施,並鼓勵民眾留用現有看護工。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