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善終 安寧緩和優雅告別人生舞台
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生命末期照護的課題益顯重要,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申請安寧的人數逐年上升。然而,安寧緩和除了大眾普遍知道的安寧療護病房,其實還有安寧共同照護、安寧居家療護以及社區安寧照護。
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生命末期照護的課題益顯重要,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申請安寧的人數逐年上升。然而,安寧緩和除了大眾普遍知道的安寧療護病房,其實還有安寧共同照護、安寧居家療護以及社區安寧照護。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韓國在17個會員國內,連續蟬聯13年「自殺率之冠」,被笑稱為「自殺共和國」。什麼原因讓韓國自殺率居高不下?一切得從政府扶植國內大財閥說起......
社會高齡化現象也發生在股市,低薪、高房價等因素使青年無力進入股市,內資斷層危機浮現。股市是經濟的櫥窗,提升青年買股意願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如何讓青年善用投資工具累積財富是首要任務。
台灣自1993年起邁入高齡化社會,失能人口增加、子女人數減少,老年人口比率持續攀升,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預估,將在2018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應對高齡社會,今年6月《長期照顧服務法》正式上路。
今年六月政府公布新的長照政策--長照2.0。相比以往增添許多服務項目,更以社區為單位進行資源整合,並發展A、B、C三級分級制度。但長照政策並非就此定案,政府未來仍需時刻注意進而修正,使長照體系更為完善。
新北市平溪區人口平均年齡為50.25歲居全台之冠,平均四人便有一位是高齡長輩,不僅反映出當地青年人口外流嚴重,更凸顯照護工作的繁重。平溪面臨的長照困境並非個案,而是偏鄉長照普遍的現象。偏鄉的照護計畫,是長照2.0聚焦的項目之一,如何打造更實用的照護體系,是現今政府必須正視的議題。
隨著社會快速變遷與成長,國內老化的速度日漸加快,在醫療、長者福利之外,長者的學習權益也一直是政府努力的目標,目前國內已成立 339所「樂齡學習中心」,望中高齡者跨越年齡的鴻溝,在晚年依舊能有幸福的生活感受。
「老人共餐」是各地方政府近年力推的政策之一,透過共餐,希望能聚集長輩彼此照顧,「初老照顧老老」延緩失能速度,再從簡單的吃飯開始擴展功能,逐步發展成為日間照護中心,讓長者們在此安享退休生活。
台灣預計自2025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年長者比率將佔總人口20%,平均每五人就會有一人是65歲以上的人口。面對即將來臨的超高齡化問題,建立長期照護相關政策,是現今台灣政府面臨的難題之一。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老年人口在今年二月首度超過幼年人口,預估明年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超過14%,再過10年恐超過20%,高齡化問題日漸嚴重,社會、家庭與政府的負擔增大,如何照顧這些高齡化人口成為重要課題。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扶老比也隨之加重,對於針對銀髮族的科技商機,在台灣將是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國內主要長期照護科技發展以健康管理監控為主,其衍生出來的產品包括穿戴科技及照護型機器人等。
年金改革所牽涉的範圍相當的廣闊,其範圍包括:軍人、公務人員、教師、勞工…等。政府及反年改團體各持不同立場與意見,但由於資訊落差,導致民眾對於公務人員抱持偏見、誤解,造成彼此的對立情況。
在台移工人數高達66萬人,但超時勞動、苛扣薪資等移工遭雇主、仲介剝削的情事卻時有耳聞。因此,台灣移工聯盟在9月17日發起「移工公投,政治平權」行動,針對目前在台移工政策提出三個訴求,包括「家務勞工應有勞動法令保障」、「廢除仲介制度,強制政府與政府直接引進」以及「移工應可自由轉換雇主」,公投結果將會在12月17日移工大遊行時向外宣布。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