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用途廣 創新技術器捐新曙光
3D列印技術目前已可用於醫學層面,有學者運用這項技術列印出人體器官的模型,用於填補大體,期望提升器官捐贈數量,現在更發展出「3D生物列印」,未來若技術成熟,無疑是醫學發展的一大進步。
3D列印技術目前已可用於醫學層面,有學者運用這項技術列印出人體器官的模型,用於填補大體,期望提升器官捐贈數量,現在更發展出「3D生物列印」,未來若技術成熟,無疑是醫學發展的一大進步。
「家暴」普遍讓人們聯想到男性對女性伴侶施暴,然而親密關係十分複雜,家庭暴力實際上也有許多形式。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男性受害者願意主動通報自身困境,並尋求專業機構協助,這些「男以啟齒」的心裡話,在社會大眾逐漸重視與關懷下,不再求助無門而隱忍。
電動車熱潮將至,然而許多縣市的公用充電樁數量遠不及電動車數,許多車主轉而裝設家用充電樁,卻受限於管委會。管委會擔憂充電樁發生火災的安全疑慮,因應電動車熱潮,台灣是否該設立相關的消防規定呢?
先前大家所熟知的飛盤是兩個人就能玩的傳接運動,而在飛盤中分為幾種類型,例如勇氣賽、擲遠賽、飛盤高爾夫和躲避盤等。台灣飛盤高爾夫聯盟執行長陳冠宏於2005年引進競技飛盤運動—「躲避盤」,也在2011年成立中華民國躲避盤運動協會,並擔任理事長,致力推動十餘年,至今卻還是乏人問津。
據衛生福利部於2022年6月公布《全國自殺死亡資料統計》資料顯示,65歲以上長者的自殺死亡率,連續15年位居所有年齡層之冠。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人類平均壽命延長,長者卻因人際關係日漸疏遠,活得不快樂。面對時代巨輪的追趕,結束生命恐成長者唯一選項。
台南市將軍區馬沙溝為已逝的知名書店創辦人吳清友的故鄉。過去的馬沙溝是純樸的漁村,近年來,為因應政府的漁港廢棄轉型計畫,因此推動觀光休閒產業。最引人注目的是,村子的房屋外牆畫上活靈活現的活潑圖案,吸引觀光客前來。
您多久沒吃到阿公阿嬤煮的「手路菜」了?位在一中街的一家食堂,以青銀共創的形式經營,從主廚到服務生是由一群平均年齡將近65歲的銀髮族組成,為客人打造出「家」的溫暖。在這裡,他們不只找回生活重心,更藉由和青年主管們溝通與互動,越活越年輕!
由於生活水準提升及經濟成長帶動產業快速發展,我國近年來用電量屢創新高。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統計,2021年我國總用電量來到2830億度,住宅部分總用電量則為527億度,占全國用電約18%,與前一年相比漲幅近5%,顯見家庭用電需求逐年提升,民眾如何學習節約能源,同時具備永續發展之觀念,已成為當今無法忽視的課題。
「青年外流」、「漁業蕭條」成為漁村普遍的形容詞,位於基隆的「八斗子漁村」也不例外。海洋資源枯竭使漁業人數下降、青年人口外流。目前八斗子居民與民間組織攜手合作,欲向政府提案,盼守護當地獨有自然景觀,並創造商機吸引青年回鄉。
波蘭因嚴格宗教限制女性人工流產,今年六月美國推翻「羅訴韋德案」在各州設立「心跳法案」,台灣也在近年提出修改《優生保健法》,其中爭議最大的為人工流產經偶同意與否,使台灣社會再度討論目前人工流產法案是否符合實際情況。
疫情不只帶走諸多長輩的性命,更給了台灣長照機構重重的一擊。在人力資源匱乏、分艙分流難以實行和醫療物資短缺的衝擊下,體現出長照機構照護資源的脆弱性,使他們成為疫情下的「受難者」。
自2019起,新北巿教育局每年舉辦「食農樂活巧營造學校推行計劃徵選」,鼓勵校園主動提交食農教育實施情況企劃書作申請補助經費之用,並分為三大組別:萌芽學校、結穗學校、典範學校,隨著組別的遞進可獲得的補助就愈多,但僅有四十八間獲選名額,以競爭型計劃推動各校發展更有特色規模的食農教育。
「龍膽石斑的故鄉」屏東枋寮新龍社區近年來致力於推動產業改革,運用食漁教育結合漁村體驗活動,吸引觀光人潮,也從廢棄魚鱗提煉出膠原蛋白加工成保養品,成功獲得消費者青睞,挽救衰頹的社區。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