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環保標籤 破除可分解迷思
近年環保意識抬頭,因此作為改善塑膠廢棄物的新興材質「聚乳酸」(Polylactic Acid)(下稱PLA)便誕生了。然而,標榜可分解、對環境無害的PLA,卻因台灣無回收配套機制,使得PLA只能與一般垃圾進行焚燒,失去了研發的初衷。
近年環保意識抬頭,因此作為改善塑膠廢棄物的新興材質「聚乳酸」(Polylactic Acid)(下稱PLA)便誕生了。然而,標榜可分解、對環境無害的PLA,卻因台灣無回收配套機制,使得PLA只能與一般垃圾進行焚燒,失去了研發的初衷。
近年環保意識抬頭,因此作為改善塑膠廢棄物的新興材質「聚乳酸」(Polylactic Acid)(下稱PLA)便誕生了。然而,標榜可分解、對環境無害的PLA,卻因台灣無回收配套機制,使得PLA只能與一般垃圾進行焚燒,失去了研發的初衷。
疫情爆發,民眾宅家防疫全靠外帶外送,這讓免洗紙餐盒垃圾暴增,為了改善該問題,環保團體在台灣推動「無接觸購物」模式,而兩名醫學生更是創辦環保外送平台,使用循環容器裝餐,提供民眾一個新的外送選項。
環保月亮杯在十九世紀被開發,並於三十年前在國外販售,但在台灣直到2017年才合法上路,至今使用月亮杯的台灣女性不到百分之五,對侵入性且可重複使用的生理用品感到恐懼及不習慣,使用一次性衛生棉仍為主流生理用品。
燒香、燒金紙是台灣重要的傳統文化,但早在106年環保署就在推動減香、減金、減炮之「一尊三減一目標」措施,為了保障民眾健康及追求環保。政策慢慢推動,但從廟宇參拜民眾來看,減香政策成效並不大,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國人為什麼不願意放棄燒香拜拜,香火對於信眾來說是怎樣的存在?減香政策推動期間環保香越來越受歡迎,環保香與一般香有什麼不同呢?是否真的有比較環保,若真的比較好那個大廟宇是否該換成環保香提供信眾使用?
近年來全球越來越著關心環保議題,而拋棄式衛生棉產生的垃圾量相當驚人,為此誕生了布衛生棉,強調重複使用、減少垃圾,引領環保新潮流。
「活水飛輪」是個緊鄰水池旁的水車健身互動設施,是將運動、科技與永續發展結合的生態共好設施,稱之為「台北健森房」。民眾在生活繁忙之際,不妨到大安森林公園走走,除了休閒與運動外,也能輕鬆為生態盡一份心力。
為打造低碳永續的綠色社區,汐止區北山里開創了一系列活動:改造空地為農園、資源回收換物資、創意改造廢品和集雨水灌溉花圃等。里長與里民同心合作,也讓整個社區培養出深厚的情感。
根據環保署的數據統計,一場婚宴平均要消耗14.5噸的二氧化碳,一整年下來累積的碳排放約190萬噸,相當於砍掉409萬棵樹木。隨著節能減碳的意識抬頭,「環保婚禮」也應運而生。
火葬入塔為目前主流的安葬方式,截至民國108年,我國遺體火化率已達98.7%。但隨著土地資源消耗和環保意識的抬頭,政府提倡「簡葬、節葬」的概念,積極透過各式管道推廣環保葬,望能將環保葬的相關資訊普及,為民眾提供多元化的安葬選擇。
為因應全球暖化加劇,政府提倡節能減碳,環保署從1995年9月開始補助民眾購置電動機車,2009年8月26日行政院核定「電動機車產業發展推動計畫」,規畫採用抽換式鋰電池補助民眾購置、獎勵廠商擴大量產及補助廠商設立充電設施,主要目的在於推動國內電動機車及其零件產業發展,積極整合研發能量與資源,提升產業之競爭力。然而欲使電動車取代傳統燃油車的綠能意識抬頭之路,仍充滿許多尚待解決的問題。
環保意識抬頭,掀起一場高汙染工業淘汰賽,電鍍產業在1960年代崛起昔日傲人的姿態如今成了環境沉重的負擔,台灣徒具完善的環保法規卻長久無法遏止違法偷排汙水,創造永續工業環境仍為待解的發展目標。
為改善空氣品質,政府單位自2015年開始規畫一連串的補助淘汰二行程、規畫禁止二行程上路等政策,卻觸怒該機車族群反彈,群起抗議政府惡意打壓恐有違憲疑慮。至今全台二行程機車僅剩60萬餘輛。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