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如何永續發展?從減少剩食開始

由環保署2018年的統計來看,台灣廚餘回收量高達59萬公噸,將廚餘桶堆疊起來可達到約1萬3,500座台北101的高度,且浪費數量逐年增長。不管是在運送的途中,還是在餐桌上,被浪費的食物數量越來越多,而這也是全球碳排放增加的原因之一,為了達到環保的目的,近年來由聯合國開始,逐漸提倡永續飲食的概念。

永續的代價,我們承擔得起嗎?

桃園大潭藻礁「粉紅風暴」吵得沸沸揚揚,爭議不斷。2020年環團發起真愛藻礁公投,連署書突破70萬份。若中選會通過此案件,將成為台灣史上第一次生態保育公投案。大潭藻礁的生物多樣性相當重要,政府卻在反對聲浪中一意孤行。大潭為何如此重要?對台灣未來的發電又有何影響呢?

公平貿易在台灣 永續消費成關鍵

在台灣取得公平貿易標章的商家為數不多,第五家公平貿易廠商甚至是在今年(2020)三月完成認證。同時市面上也有許多希望幫助生產地的商家會採用「直接貿易」的方式,讓交易中的成果不會被中間商層層剝削,直接貿易採用的方式大多是直接向生產者購買原物料或是已經加工好的商品來販售。

養殖漁業永續之路 環境維護勢在必行

台灣養殖漁業主要分為內陸養殖魚塭、海面養殖及箱網養殖,雖然台灣現下市場仍以捕撈漁業為主,但為維護海洋資源永續利用,養殖漁業成為未來重點產業。養殖漁業衍伸的環境問題也成當務之急,其中包括廢棄物及塑膠微粒的產生、海洋優養化等,因此在漁業發展與環境友善間取得平衡,已成各界共同努力之首要目標。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