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左鎮老化指數高 青年返鄉力拚小鎮重生

人口老化、地質貧瘠的左鎮,受限於水源保護區的法條和落後的基礎建設,工作機會稀缺、人口不斷外移。在這樣的困境下,仍有一群人不放棄復興左鎮的夢想;他們有的是返鄉青年,有的則是為這個人情味濃厚的地方感動,於是決心留下出一份力的夥伴。而不管是何出身,這群積極樂觀的夥伴都相信這個美麗的化石小鎮會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越來越好。

強化預防照顧 助長者活出尊嚴

台灣在2018年正式進入高齡社會,根據內政部的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止,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就佔了總人口17.56%,85歲以上人口也佔了1.8%。首都台北市也在2022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超過2成的老人人口,人口老化已經成為台灣社會不得不重視的議題。

宜蘭蘇澳客家村 地方創生看見「朝陽」

朝陽社區位於宜蘭縣蘇澳鎮,是一個與南澳鄉相鄰的客家村落,三面環山、一面向海,早期在日治(據)時期,因南澳溪出海口風浪大,以日文命名為「浪速」,久而久之,在當地居民的唸法下變成「娜娘仔」,而現在,因為每天早晨,太陽從海平面冉冉升起的美景,所以後人取名為朝陽。

青年返鄉拚創意 重現蘇澳生命力

臨港的蘇澳從前也是一個人山人海的熱鬧鄉鎮,如今卻因政治政策以及地方發展緣故,導致人口老化外移嚴重。從2018年開始,蘇澳的人口成長率呈現負數,出生率比死亡率低,人口遷出也比遷入高。不願再看到家鄉的落沒,曾在英國留學的曾壹靖毅然選擇返鄉,與成員一起開設蘇澳唯一一間獨立書店,並將店名取作「書澳」,希望藉書店的力量,再創蘇澳繁榮。

廢檳榔園轉作油茶樹 給土地新機會

檳榔不僅不利於水土保持,長期食用更容易引發口腔癌,危及國人健康。事實上,政府早在民國98年推動「檳榔廢園及轉作措施」但在台灣至今仍有約4萬多公頃的檳榔園。位在南投縣國姓鄉一對青農,有感於對於土地的熱愛,接下父親的檳榔園,逐漸廢除並轉作對於土地較友善的油茶樹,自創品牌自產自銷苦茶油。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