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

學者看法李筱峰 以台灣人立場 在地角色解讀問題 – 1759期

二二八事件是台灣歷史上的一大傷口,也是後來政治局面發展的前因,它改變了戰後那一代台灣人的命運,也重寫了本省人和外省人的關係,對舊有的本土文化產生新的衝擊。在解嚴後,有關這一段史實的資料、書籍在市面上種類繁多,而世新大學通識中心李筱峰教授所寫的「解讀二二八」,不但清楚交代事件發生的背景因素及二二八的詳細經過,並輔以數字圖表及當時報章雜誌的相關漫畫,最特別的是他從台灣人的角度、站在台灣人的立場去看待此一事件,富有濃厚的台灣在地色彩。在本書中,李筱峰除了清楚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明確的表達出他對二二八事件的看法。他認為二二八的起因,與其說是族群的衝突與對立,不如說是不同文化間的衝擊。台灣雖然和中國大陸同文同種,事實上從荷蘭人統治台灣開始,台灣就自行發展出與大陸截然不同的島國海洋文化,再經過五十年日據時期的大幅改變,台灣的近代化更是遠遠超過當時的中國,無論在思想、價值觀或生活習慣方面。故當國民黨(外來的大陸文化)前來接收台灣(在地的本土文化)時,兩個體質不同的文化要統一必定會發生摩擦,尤其當時國民黨是文化水平較低的一方,要以「征服者」的姿態統治較進步、較高水準的台灣文化更是難上加難,所以二二八會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也是可想而知。李筱峰並建議,若讀者對二二八想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他認為林啟旭的「台灣二二八事件綜合研究」、彭明敏的「自由的滋味」、楊逸舟著張良澤譯的「二、二八民變」及鍾逸人的「心酸六十年」上冊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