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遊與少子化衝擊 夜市彈珠台沒落
隨著科技的蓬勃發展,人人手中都握有一支智能手機。許多人在逛夜市時,只是到美食及飲料的攤位購買,沒有停下腳步觀察每個攤位不同的特色。台灣夜市獨有的夜市遊戲在疫情的衝擊下,面臨著可能會被時代淘汰的困境。
隨著科技的蓬勃發展,人人手中都握有一支智能手機。許多人在逛夜市時,只是到美食及飲料的攤位購買,沒有停下腳步觀察每個攤位不同的特色。台灣夜市獨有的夜市遊戲在疫情的衝擊下,面臨著可能會被時代淘汰的困境。
在台灣的建設工地或石頭加工廠常常有剩下的石頭角料丟棄在一旁,為了不浪費這些石材,許多工藝品店都會利用這些剩下的角料,重新磨石、拋光,將原本被丟在一旁、不起眼的石頭,製作成美麗的石頭工藝品。
台灣30多年來透過投放人工魚礁吸引魚蝦群棲息、繁殖,卻不見漁業資源枯竭有好轉跡象,當無效的礁體變成閒置在海底的廢棄物,是否也讓原先復育棲地的美意隨之石沉大海?
籃球是台灣最熱門的運動之一,球員在場上經常透過小動作和垃圾話增加對抗,但這樣的文化有時也會引發衝突,究竟垃圾話和小動作的底線究竟在哪裡?
四處都能看見的i郵箱使用率年年下降,預算遭到立委凍結,e化時代的來臨,郵務服務接上自動化的服務,民眾卻不買單。
2014年由郭慧娟在台灣發起第一場死亡咖啡館活動開始,越來越多台灣人勇於面對並談論自己對死亡的想像或恐懼。正因為死是每個人生命必經,死亡教育則更顯重要,它幫助我們撕掉負面標籤、直面失去。
近年來公車司機離職人潮多,年輕人也不願踏入這行。光是台北市公車司機目前缺職,就將近千人。公車司機每天除了要面對路況壓力,還得服務乘客,監督防疫安全等等。然而同樣是高風險的駕駛工作,好比貨運司機、遊覽車司機,平均薪資卻高出公車司機許多。走入公車司機的工作環境,看看他們真正面臨的究竟是怎樣的困境。
打開電視節目,每一檔的節目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布景和道具,不論是烹飪節目營造的家居場景,還是綜藝節目會有的來賓席,每一樣都是電視台精心設計並製作出來的。但節目下檔時,這些大型景片的屬性各不相同,是否都使用一次就會被放進倉庫閒置或丟棄呢?有可能形成一種資源浪費嗎?
根據環保署的數據統計,一場婚宴平均要消耗14.5噸的二氧化碳,一整年下來累積的碳排放約190萬噸,相當於砍掉409萬棵樹木。隨著節能減碳的意識抬頭,「環保婚禮」也應運而生。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不少民眾都會在辛苦一天後買鹹酥雞、零食等高熱量的食物犒賞自己,不過往往吃完後又充滿罪惡感。心理師就提醒,如果會透過「吃東西」來紓壓的民眾,要當心「情緒性飲食」的情況發生。
科技日新月異,現代多數人從小便接觸各式3C產品,這也使得越來越多民眾受近視所困擾,而戴上眼鏡或隱形眼鏡。台灣近年開始引進角膜塑型片來矯正近視,而我們常見到配戴角膜塑型片的民眾,大多為學童,那為什麼卻很少聽說有成人配戴呢?
在永和地區的一處廢棄軍營,於2016年新北市城鄉發展局的推動之下,搖身一變轉為社區共享基地「樂活共生實驗基地」,舉辦許多藝文活動,也讓附近居民有了互相交流的去處,然而,這樣的社區營造成果是否能永續經營,還是在多年後,又再次淪為廢棄的一處建築了呢?
國人每年約買六百萬支手機,但回收率卻不盡理想,少數民眾會誤將廢手機丟至一般垃圾,導致手機、垃圾被一起送進焚化爐焚燒,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因此環保署規畫未來將會把廢手機列為強制回收物。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