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永續護農地 鴨稻共生成新亮點
隨著時代進步,健康飲食的重要性逐漸備受關注,像是宜蘭三星鄉「原鴨米」就是不少養生主義者的第一選擇。原鴨米品牌創辦人沈福智希望農業是永續經營的,於是決定發展「鴨稻共生」農法,希望能夠減輕環境負擔,也為子孫們留下乾淨無毒的家園。
隨著時代進步,健康飲食的重要性逐漸備受關注,像是宜蘭三星鄉「原鴨米」就是不少養生主義者的第一選擇。原鴨米品牌創辦人沈福智希望農業是永續經營的,於是決定發展「鴨稻共生」農法,希望能夠減輕環境負擔,也為子孫們留下乾淨無毒的家園。
早在三、四十年前,「蓪草」曾是台灣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經濟來源,然而,講求便利快速的時代使得製作上較為艱鉅的蓪草產業隨之式微,在蓪草工作者的努力下,盼能傳承延續這份文化精神。
全台每年用掉180億個塑膠袋,北一女中的學生關注到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使用狀況,在2020年9月創立安普拉斯特φ青少年去塑聯盟,推動環保袋循環計畫,希望藉由青少年的影響力,讓民眾了解一次性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對地球盡一份心力。
根據環保署資料統計,2020年我國一般廢棄物產生量達到986萬公噸,平均每人每年約產生417公斤的垃圾,而這些垃圾的終點站是焚化廠。但若是垃圾量超過焚化廠可處理的量能,或是當地沒有焚化廠,則會出現一座座堆積而成的「垃圾山」,2020年全國垃圾暫存量為53萬公噸,為統計以來的新高。
苗栗縣大湖鄉素來有「草莓王國」的美譽,每年11月至隔年4月為盛產季,吸引大批遊客慕名前往,但放眼望去,草莓園鋪滿大片黑色塑膠布。苗栗縣大湖鄉清潔隊長邱炤樟透露,每年草莓季約製造250噸到300噸的塑膠垃圾。而台灣民間的種苗場引進可被環境分解的紙缽苗技術,能有效減少塑膠育苗盆的使用,還能提高植物根系生長速度及作物產量,但紙缽苗製作成本較高,民間較難普遍使用。
根據環保署資料統計,2020年我國一般廢棄物產生量達到986萬公噸,平均每人每年約產生417公斤的垃圾,而這些垃圾的終點站是焚化廠。但若是垃圾量超過焚化廠可處理的量能,或是當地沒有焚化廠,則會出現一座座堆積而成的「垃圾山」,2020年全國垃圾暫存量為53萬公噸,為統計以來的新高。
海風持續吹襲,一個個顏色鮮豔的塑膠袋從海平面上飛起,並開始於空中起舞,最後緩緩地掉落在海堤旁的草地上。原先美觀的海景遭到人為垃圾破壞,更使當地海洋生態面臨垃圾污染的險境。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如此大量的人為垃圾,究竟是來自何處?
現代客製化商品多樣化,客製化安全帽可以分為兩種:手工彩繪及3D列印。手工彩繪安全帽著重於外觀設計,為提高辨識度,客源為賽車選手居多;3D列印安全帽致力於一般民眾,可以透過掃描器,打造屬於自己的安全帽,以舒適性為主。
近年來隨著大眾環保意識逐漸抬頭,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減塑,對海洋環境的維護也逐漸重視,利用閒暇之餘參加淨灘活動,為海洋盡一份心力。有些到海灘散步遊玩的民眾看見海洋廢棄物後,也會一時興起想順便淨灘,但礙於沒有淨灘用具,往往放棄念頭。為解決此問題,新北市政府環保局推出「淨灘合作社」,讓民眾隨時想淨就淨。
無論是培育金針菇後產生的廢土,還是培育所用的塑膠瓶、太空包,都屬於農業廢棄物,為了環境永續,業者們將這些原為廢棄物的垃圾,搖身一變再製成生質燃料,循環利用外,也為他們增添更多價值。
隨著烏俄戰爭的開打,國際原油的價格也大幅上漲。龐大的加油費用造成燃油車主的負擔。許多民眾認為電動車可以節省開銷,之後在購車時會考慮選擇電動車。但在台灣充電站的設立不如國外普及,如果裝備沒跟上市場的情況下又將影響民眾的購買意願。
自台灣開啟零撲殺時代後,TNR計畫成為主流配套方案,獲得許多動保人士認同,無論中央或地方政府也都紛紛響應投入預算。然而所謂的TNR計畫雖然取得主流認可,卻遲遲未法制化,造成各方共識難以凝聚,間接為流浪動物的未來再度蒙上陰影。
1.網路販酒 2.地震周期 3.市場改建 4.環保夜市 5.身障訪視員 6.智能海洋館 7.水資源教育 8.聽損兒童 9.陽光加油站 10.Open Green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