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廠違法經營 環保衛生陷兩難
台北市社區型回收廠以「寬鬆管理」被默許開業,是長期環保與衛生的隱憂,但環境安全與衛生受到保障是市民的基本權益,如何完善資源回收體系、落實永續城市成為台北市未來的一大挑戰。
台北市社區型回收廠以「寬鬆管理」被默許開業,是長期環保與衛生的隱憂,但環境安全與衛生受到保障是市民的基本權益,如何完善資源回收體系、落實永續城市成為台北市未來的一大挑戰。
電動車熱潮將至,然而許多縣市的公用充電樁數量遠不及電動車數,許多車主轉而裝設家用充電樁,卻受限於管委會。管委會擔憂充電樁發生火災的安全疑慮,因應電動車熱潮,台灣是否該設立相關的消防規定呢?
近年來,電動車的車主不斷增加,政府為鼓勵民眾使用電動車,祭出許多優惠補助政策,但有很多民眾買到車後才發現充電站不足,想要在社區設立充電樁卻被管委會否決,另有車主表示公用充電樁數量不夠才是最大的問題,並且充電樁也有安全隱患如失火,用電量的平均分攤也會讓很多社區如臨大敵,不想捲入糾紛。 2040將全面禁售油車,民眾該如何順利踏入電動車時代呢?
在2021年的氣候峰會(COP26)上,擁有全世界最大雨林的國家- 巴西,已簽署協議 保證,在2030年之前巴西將終止森林砍伐,但此項協議所提到的內容並不是什麼新穎的觀念,而是過去半世紀以來,許多環保團體、國際組織都在四處奔相走告的一項重要議題——亞馬遜雨林的消失。
不管是戰地、天然災害還是社會事件,置身事發現場必然存在風險。記者為傳遞訊息而不得不至現場採訪,同時也將自己暴露於危險之中,但台灣政府對於記者的安全卻不夠重視。
4月2日,台鐵太魯閣號發生嚴重出軌意外,碰上國定假日,乘客死傷慘重。花蓮特搜大隊消防員蔡旻諴在臉書上分享當下心境,引起熱議。「最後一節裡面…請原諒我不做詳細敘述,現場不是地獄,而是煉獄……」大眾將搜救人員視為無所畏懼的救難英雄,但搜救人員也是凡人,也會害怕。
Tiny House也稱做迷你屋和移動屋,雖然體積不大,但是卻有著精美的內部裝潢,生活機能健全,大部分的人會將移動屋放置在清幽的環境中,希望遠離城市的喧囂並提升生活品質。然而,貨櫃屋的法律問題也該受重視。
青少年的情緒常常被忽略,常常被認為是青春期的情緒問題,所以如何去正確看待憂鬱症的情緒問題,對此有正確的認知和就醫資訊就相當重要。
根據聯合國專家在2017年3月8日提交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報告指出,每年全球約有20萬人死於噴農藥急性中毒。中毒的症狀包括了視力模糊、瞳孔縮小、眼睛痛、呼吸困難等。但此現象在噴農藥無人機出現後改善,台灣也出現自製噴農藥無人機的科技公司,期盼改變傳統農業的工作模式,為台灣農村人力斷層與世代交替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新聞傳播專題講座課程於10月7日拉響第一炮。新聞系主任林思平邀請內政部統計處處長饒志堅舉行專題演講「如何用數字騙人」,令與會師生都能夠在往後閱覽各類新聞數據時有全新的觀察角度,避免落入數據資料的陷阱。饒志堅生動的演講內容以及「七個數字騙術」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演講結束後台下師生也熱烈提問、探討數據新聞相關議題,令在場師生均收穫良多。
新聞的商業化導致新聞倫理消逝,媒體亂象是市場惡性競爭的結果。對於台灣媒體現況,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胡元輝認為,媒體組織本應有的資訊把關能力,因商業及內部因素而逐漸弱化,當今社會也出現意見領袖講話不嚴謹的現象,加大假新聞的假新聞的嚴重性。為終結媒體亂象,華視著手進行新聞改革,改變新聞報導模式並要求記者完整查證,逐步將媒體追求的價值導回公共利益之上。
建立於民國六十年的信維整宅,其地下室曾為繁華的信維市場,三年前因違法使用地下防空洞而被下令停業。半世紀過去了,這裡風光不再,時間也在大樓留下痕跡,老舊的樓房也產生許多安全疑慮。
2019年年底,澳洲爆發嚴重的森林大火,雖然至今風暴已遠颺,但大火之後的影響卻依然巨大,該如何控制氣候變遷,成為在這塊土地的我們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