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診療漸增 強化資訊安全管控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臺灣,嚴峻疫情打開民眾對於遠距醫療的認知。然而,現階段《通訊診察治療辦法 》(下稱《通訊診療辦法》)許多規範尚未完善,資訊安全備受質疑,因此,政府提出修正草案,增設通訊診療資訊系統之資通安全規範。同時,專家也提出幾項強化資訊安全網的方法,俾利防杜個資外洩,降低資安風險。 

原住民智慧傳承 生活法寶月桃​

月桃是一種常見的植物,不僅美觀還具有藥用價值。它的葉子和花朵可以用來製作茶來治療感冒、腹瀉和疲勞等症狀。此外,月桃的果實也可以用來製作果醬和蜜餞,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食品。在手工藝層面也有其發揮的價值,石山部落的人們會利用葉鞘編織成包包、袋子甚至電腦包,對於他們來說,月桃在生活中的用處大有作為。

在岸上枯萎 鯨豚擱淺悲劇何時落幕

根據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資料指出,從1997年初至2021年底,台灣沿海總計擱淺1869頭鯨豚,近五年的平均擱淺量則落在每年144頭。而據海洋委員會統計顯示,台灣海域可目睹33種鯨豚,占比全球種類約三分之一。擁有多樣種群棲息的台灣,鯨豚卻日益上岸求救,種種跡象表明海洋生態環境遭破壞程度已日益嚴重。

回收玻璃重賦新生 變身藝術品更吸睛

由於講求循環利用的時代來臨,擁有能夠百分百回收再利用特質的玻璃,也讓越來越多藝術家看到其優點,嘗試使用廢棄玻璃創作。此次不僅介紹精美的海廢玻璃首飾,也有日常生活使用的咖啡濾杯和擴香,希望透過玻璃回收再製專業人士的解析,讓大家對這個素材如何再利用有更深刻的了解並建立資源永續觀念。

【公民論壇】擱淺背後的危機 楊瑋誠:用證據解救鯨豚

本應在海面下悠遊的鯨豚,為何接連「上岸」而最終一命嗚呼?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將於5月3日舉辦公民論壇,以「當鯨豚被迫上岸 敲醒海洋生態的警鐘」為主題,邀請長期研究台灣鯨豚議題的中華鯨豚協會監事、同時也是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教授楊瑋誠擔任與談人,與我們探討社會該如何與海洋鯨豚共存。

【公民論壇】民生與鯨豚衝撞 郭祥廈:鯨豚不講話 我們得替牠說

本應在海面下悠遊的鯨豚,為何接連「上岸」而最終一命嗚呼?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將於5月3日舉辦公民論壇,以「當鯨豚被迫上岸 敲醒海洋生態的警鐘」為主題,邀請長年救援台灣擱淺鯨豚的中華鯨豚協會擱淺處理專員的郭祥廈擔任與談人,與我們探討社會該如何與海洋鯨豚共存。

【公民論壇】鯨豚保育阻礙重重 王浩文:教育要持續做 不能氣餒

本應在海面下悠遊的鯨豚,為何接連「上岸」而最終一命嗚呼?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將於5月3日舉辦公民論壇,以「當鯨豚被迫上岸 敲醒海洋生態的警鐘」為主題,邀請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也是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的王浩文擔任與談人,與我們探討社會該如何與海洋鯨豚共存。

【公民論壇】加強保育的制度面 柯慶麟:整合資源共同努力

本應在海面下悠遊的鯨豚,為何接連「上岸」而最終一命嗚呼?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將於5月3日舉辦公民論壇,以「當鯨豚被迫上岸 敲醒海洋生態的警鐘」為主題,邀請國內海洋事務最高主管機關的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的海洋生物保育組科長柯慶麟擔任與談人,與我們探討社會該如何與海洋鯨豚共存。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