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用20億個免洗杯 循環租借杯登場
擁有飲料王國之稱的台灣,去年喝掉20億杯手搖飲,龐大的一次性垃圾造成環境負擔,即便有環保杯,攜帶和清洗也不方便,不過最近市面上有個新選擇,就是可以租借的環保杯,只要掃碼就能向店家借用杯子,透過循環再利用的方式,大幅減少垃圾回收量。
擁有飲料王國之稱的台灣,去年喝掉20億杯手搖飲,龐大的一次性垃圾造成環境負擔,即便有環保杯,攜帶和清洗也不方便,不過最近市面上有個新選擇,就是可以租借的環保杯,只要掃碼就能向店家借用杯子,透過循環再利用的方式,大幅減少垃圾回收量。
現代人出門在外經常購買瓶裝水,長年累積下來的廢棄寶特瓶已嚴重汙染環境,因此CircuPlus執行長黃暐程將奉茶文化結合科技的力量,研發「奉茶行動APP」,把喝水資訊分享給民眾,達到「源頭減塑」的效果。
近年來全球越來越著關心環保議題,而拋棄式衛生棉產生的垃圾量相當驚人,為此誕生了布衛生棉,強調重複使用、減少垃圾,引領環保新潮流。
位在鹿港老街的吹糖人許雅棠,是台灣僅剩沒幾位的吹糖師傅之一。像魔法般地吹出一個個美好的吹糖,他用自己的傳統原則及精神,給孩子吹出一個甜美的夢。
今年(2020)起,澳洲數群鯨魚擱淺,少部分搶救後重回大海,卻仍有數百隻鯨魚陳屍於淺海域,鯨魚死後的屍體本是滋養海洋生態的寶物,但在陸地上死亡的鯨魚若處理不及,對環境生態與沿海安全造成影響。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紙容器回收量相較去年同期多出近三倍,主要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擔心病毒傳播,轉而採用外送、外帶等消費模式,因此「環保外送」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台灣目前回收系統不完善,導致塑膠袋無法以價制量,也無法處這些使用過的塑膠帶。擔心造成民怨、造成市場不公,這些都是政府不輕易採取更積極作法考量的因素,德國限塑政策實施一年後每人平均減少使用44個塑膠袋,成功減少一半使用量,且德國將近一半的民眾願意全面減塑,他們怎麼做到的?
我們與塑膠袋分手這條路已經走了近19年,其中歷經3次法規的修訂,在民生經濟與環境保育間不停拉扯,至今仍無法減少塑膠袋使用量,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塑膠袋回收率僅達9%,大部分的塑膠袋最後都當成一般垃圾處理。導致我們無法有效減少、塑膠袋無法被回收的最大阻礙究竟是什麼?我們既捨不掉也需要塑膠袋,那又該如何重新思考「限塑」概念?
1959年塑膠袋問世,為人類帶來更便利的生活,塑膠袋在人類歷史中,存在超過一甲子歲月,我們已經習慣它的存在並大量使用,輕如羽毛的塑膠袋不僅在我們生活軌跡中,逐漸留下不可取代的地位,同時也為地球帶來一場窒息的污染浪潮。台灣於107年擴大實施限塑政策,以減少一次性塑膠袋使用為主(以下使用減袋說明),擴大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的營業場所。兩年過去了,塑膠袋真的減少使用了嗎?
上完廁所,你會選擇把衛生紙丟進垃圾桶還是沖入馬桶呢?環保署106年開始推廣衛生紙丟馬桶的政策,這樣的概念早在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執行,此舉可減少廁紙堆積與蚊蟲孳生,更能減少傳染病的擴散。
聯合國統計,每分鐘都有800萬噸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造成嚴重海洋污染,而政府也從2018年開始擴大限塑政策,希望能改善塑膠垃圾的數量。不過,仍有許多「看不見的」塑膠微粒污染,藏身在海洋及日常生活,最終更會透過食物鏈循環回到人體。
近年來網購逐漸成為民眾的主要消費管道之一,但在享受網購便利性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是大幅增加的塑膠包材垃圾,增添環境負擔。 對此,有業者推出能重複使用的循環包裝袋,盼藉此解決網購垃圾問題。
2019年年底,澳洲爆發嚴重的森林大火,雖然至今風暴已遠颺,但大火之後的影響卻依然巨大,該如何控制氣候變遷,成為在這塊土地的我們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