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年輕化 心理健康意識提升

記者 呂洪瑋、彭楷葇、姚領/採訪報導 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和自殺死亡及自殺通報統計顯示,15~24歲的青少年族群自殺率大幅提升,從2012年的每十萬人口6.0,到2022年的每十萬人口10.7,自殺死亡率位居第二。當青少年憂鬱症狀愈發普遍,如不重視憂鬱年輕化,恐造成不可逆的結果。而隨著國人對於身心健康意識提升,社會及校園也更加重視身心議題。

社群媒體推「播」助瀾 青少年陷容貌焦慮困境

記者 黃湘芸、簡佳恩/採訪報導 隨著社群媒體的普及,越來越多青少年沉浸在虛擬網路世界中。在大量接觸被修飾過的圖像後,青少年容易對自身容貌產生焦慮。而在社群平台演算法機制的影響下,使青少年的焦慮感加劇,進而影響其自我認同。為有效克服容貌焦慮,學校、家庭與社會資源的協助至關重要。

青貧世代  年輕人看不見未來

青年在社會體系中扮演積極熱情的角色,然而貧窮感卻越發嚴重。因全球經濟環境不如以往,使得房價、物價不斷上升,但薪資卻趕不上前兩者飆升的速度,對於年輕人而言,生活負擔的壓力不斷提高,讓許多低薪者感到難以負荷。加上高失業率和就業競爭激烈,當代青年在經濟與情感上普遍無法滿足,甚至衍生心理問題,已然成為社會隱憂。

培力園助弱勢兒少 探索人生築夢飛翔

 當前社會結構已然改變,高壓競爭環境下,兒少問題愈發獲得重視。新北市少年培力園長期關注弱勢青少年,深入關懷並提供培力發展、專業諮商輔導,引領孩子們不再誤入歧途走上正軌。專家指出,家庭支持影響兒少成長階段甚鉅,彰顯強化孩子與家庭間情感連結之重要性,透過社福機構,不僅讓迷途的孩子能回歸家庭,更能找到自我價值。

飛越翻騰光影中 皮影戲札根新世代

皮影戲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逐漸沒落,新興的影視娛樂轉而取代了人們的休閒型態,而傳統皮影戲由於培養人才耗時,傳統劇團面臨無人接班的困境,為了將皮影文化傳承下去,影子傳奇劇團在學校開立教育課程,並改編舊有劇情結合新的元素,使皮影戲的內容貼近現代生活,盼激起年輕世代對皮影戲的興趣。

翻轉逆境 追夢少棒隊擊出全壘打

棒球,對於偏鄉孩子來說,或許是翻轉命運的起點。位於高雄市林園區的金潭國小少棒隊,球員大多來自弱勢、單親或隔代教養,球隊不僅是他們的避風港,也是築夢的開始。透過學校、教練的努力奔走,以及社會各界的贊助支持,這群孩子們獲得改變人生的契機,儘管過程艱辛,卻激發小球員們越戰越勇的鬥志,他們只有前進球場,別無退路。

自媒體時代 網紅引爆社會浪潮

近年因新媒體平台興起,閱聽眾不再僅透過單一媒體獲取資訊,人人都能成為「發聲者」,因而在網路上具影響力者即被稱為「網紅」。根據網路溫度計Z世代十大「夢幻職業」調查中,「網紅」更是名列職業選擇前茅。但學者指出,自媒體經營入門門檻雖低,但收入不穩定,而少數網紅為求關注所做的驚人之舉,更易造成不良示範,進而引發脫序行為,值得社會省思。 

校園自傷率上升 輔導機制待精進

據教育部統計,2020年國小至大專院校學生中,有8730位通報自傷,更有106人身亡,其中六成嘗試自傷的學生未曾尋求輔導資源,學生族群自殺率上升成校園亟需解決的問題。對此,中山大學於2021年首創心理假供學生調解心理不適,盼提早發現需幫助的學生。然而,僅仰賴心理假仍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應落實補充專業人力,建立完善校園心理輔導機制,才能根除病灶,解決問題。

現代多樣化婚姻——別居婚的興起

近年來,隨著社會變遷,出現了各種新興的婚姻型態。從週末才見面的「週末婚」、年過半百卸下家庭重任後選擇離開彼此但不離婚的「卒婚」,以及近年來多位名人選擇的「別居婚」等,多種新型態婚姻開始受到大眾關注。傳統婚姻模式的框架被打破,讓人們有了更多元、靈活的婚姻選擇。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