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公衛

預防迷路vs環境污染 登山布條惹爭議

記者 陳意潔、錢照融、黃心柔/採訪報導

疫情肆虐下,國人掀起登山熱潮,山難搜救件數隨之增加,據內政部消防署山域事故案件概況資料統計,2015年至2021年山域事故以迷路、失聯為大宗,為避免在山林中迷失方向,登山客會在樹枝綁上指引方向的布條,引發布條對生態造成威脅的疑慮。

104年-110年山域事故求援態樣分析。資料來源/內政部消防署、製圖/謝佳妘。

山路險峻 布條保命 

中華民國山岳協會藍天隊長江啟祥表示,目前登山布條多綁在政府非列管步道、寬林、茅草堆,若遇路徑標示稍不清楚的地方,則會在樹幹釘上寫有座標及塗有夜間反光塗料的指引路牌。江啟祥指出,登山布條原是引導登山客正確路徑的指標,避免山友因不熟悉路況而迷失於山林中,但現今綁布條卻成為部分登山客炫耀到此一遊的證明,或具商業利益的登山團隊打廣告的手段。

江啟祥說明,登山布條多以剩餘布料為主,也有部分使用塑膠條,而綁布條的頻率約每30公尺為基準,綑綁於行走的視線範圍內即可,但由於目前無針對登山布條的規範,經常看見即便同一條路徑已綁上可判別方向的登山布條,仍會有登山客因一己私慾多綁,導致五顏六色的布條漫山片野,輕則影響觀瞻,重則污染生態環境。

雜亂無章綁於枝條上的登山布條。照片提供/陳忠峻

登山亂象 環境劣化 

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研究所代表陳忠峻認為,登山布條雖綁在樹枝上,對於樹木的生長並不會造成過大危害,但若布條脆化後脫落至地面,所產生的垃圾就會對土壤質地有直接影響,且山林動物可能誤食未分解完成的塑膠微粒。 

陳忠峻也提到,相較於登山布條,登山繩索對樹木生長的影響更為嚴重,需於樹幹繫上繩索前砍出凹痕,才會將登山繩索套上並拴緊,但此作法可能造成樹幹傷口真菌感染、樹木根系無法呼吸,嚴重則導致樹木死亡,且該區的土壤也容易因踩踏過度而造成土壤層劣化。 

布商李正源表示,目前市售多數布料以聚酯纖維為主,因聚酯纖維是塑膠化合物的一種,與棉麻類相較難以被土壤分解,建議登山客選擇天然纖維,或生物可分解的聚酯纖維布料,由於此材質能在兩到三年內被土壤分解,因此能大幅減少對環境的負擔。 

可做成各種花樣的環保布料。攝影/錢照融

制定規範 加強宣導 

生態導覽解說團隊代表潘旭煌認為,登山布條雖為山友的指路明燈,但也不應濫設於山林之中,若布條具指引功能,可依登山客需求有秩序的運用,無意義的布條則應摘除,且登山客進入山林前應具備生態保育認知,避免在親近山林時破壞自然環境,另外登山前應備足相關知識,才能有效降低山域事故的發生。 

標有山林救難號碼的牌子。照片提供/陳忠峻

潘旭煌表示,面對登山布條的爭議,短期內應先規範布條的材質,提倡使用環保布料、增加山友使用手機離線地圖的普及率,並加強宣導登山客的山林保育觀念。陳忠峻也認為,登山布條應由政府單位集中管理,目前尚無法規制定布條的使用規範,因此更需加速進行山林環境的管理,並制定布條的綑綁時機及地點,才能有效維護山林生態,也能加以保障登山客的權益。 

天然纖維材質種類。資料來源/綜合整理、製圖/黃心柔

提升布條指向性 有效改善環境 

政府資料開放平臺統計,截止至2021年臺北市政府列管的親山步道有154條,自行政院於20191021日推行山林解禁政策後,政府改變過往以「封山」的態度管理山林,鼓勵民眾親近、參與大自然,江啟祥表示近年來民眾對於登山的興趣漸增,願意挑戰非列管步道的民眾也隨之增加。 

江啟祥提及,登山布條常見於非列管步道中,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布條的材質對山林生態的負面影響浮上檯面,對此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則表示,「布條材質和數量多寡有害於環境保育」為一個假議題,該被探討的應是如何正確綁好布條,將登山布條「指引」的功能發揮至最大,同時推動完整的步道指標示系統。

具方向性的簡易指標。攝影/錢照融

徐明謙表示,在討論登山布條之前,應先思考如何完善步道指標示系統,例如於布條上標示經緯度,距離目的地剩下的公里數等,皆為設計中的一環,有助於減少沿途綁布條的數量,不屬於山林的物件越少越能改善環境。

針對登山布條徐銘謙則認為,如今製造登山布條的技術相比過往提升,應該向綁布條的登山隊或登山客宣導使用有「指向性」的布條,並非是只有單一顏色的布條,標示明確資訊的登山布條除了能增強指引功能,對比其餘更能成為當地「代表性」的布條,但仍應以完善步道指標示系統為最大前提。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如今已有離線地圖可供民眾登山使用,但由於登山族群以年長者居多,就其科技適應能力及使用習慣而言,江啟祥認為登山布條仍有存在的必要性,陳忠峻也坦言,雖然會於登山前以離線地圖熟悉路線,並做好萬全的準備,但登山當下如遇岔路,登山布條反能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 

著手行動 愛護山林  

無痕旅遊(Leave No Trace)的概念源自美國1960-70年代,其核心為「低衝擊性的遊憩活動」、「對待荒野應有的倫理與態度」,主要推廣山林教育,提倡人們在進行親近大自然的休閒娛樂活動如登山、露營、健行時,盡可能將人類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與衝擊降至最低,以達成環境友善、保護自然的宗旨。  

徐銘謙表示,在臺灣登山風氣愈發盛行的同時,無痕山林運動的七大準則也逐漸廣為人知,但部分登山客將其誤解為登山活動的「嚴格教條」,民眾認為不可能全然遵守這些準則,進而引發極端的反彈效果,直接捨棄了無痕山林的概念。

無痕山林運動的七大準則。資料來源/台灣山林悠遊網、製圖/陳意潔

徐銘謙指出,無痕山林運動準則雖有明確列點讓登山客參照執行,但其設立初衷並非需要死守規定,登山民眾可以根據從事山林活動當下的條件進行取捨,最重要的還是擁有一顆尊重並真誠愛護自然環境的心,便能理解無痕山林的核心價值觀。  

陳忠峻自身的登山經驗,常常在山林中遇到人為活動所遺留的垃圾,準則並非只是口號,而是必須身體力行,人們喜愛山林活動的重點就是在於親近大自然,可若民眾普遍缺乏共同保護環境的認知,當自然環境遭到人為破壞時,可能將不復以往。  

潘旭煌認為,人類生來與自然環境為伍,卻缺乏對待自然環境的正確觀念,山林教育應從學生時期開始做起,並非僅在亡羊補牢的環境修復,落實普及保育自然環境的觀念,一大部分人為造成的問題將能夠從根源解決。 

 

延伸閱讀:

山域事故頻傳 做足準備保平安

山搜英雄謝啟盛 堅守救災二十載 

疫情期間瘋登山 潛在危險不可忽視

山林解禁之後 與山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