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社福

校園自傷率上升 輔導機制待精進

記者 傅乙珮、陳若妍、林政勳/採訪報導
2018-2022年15-24歲自殺死亡率。資料來源/衛福部。製圖/陳若妍

教育部統計,2020年國小至大專院校學生中,有8730位通報自傷,更有106人身亡,其中六成嘗試自傷的學生未曾尋求輔導資源,學生族群自殺率上升成校園亟需解決的問題。對此,中山大學於2021年首創心理假供學生調解心理不適,盼提早發現需幫助的學生。然而,僅仰賴心理假仍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應落實補充專業人力,建立完善校園心理輔導機制,才能根除病灶,解決問題。

勇敢讓心理休個假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自殺死亡統計資料顯示,全國15至24歲​年輕族群​的自殺死亡率逐年攀升,2012至2022年間,自殺死亡人數從6%增至11.9%,​其中​​​2022年約有405位學生因自殺身亡。對於近年校園墜樓事件頻傳,中山大學諮商心理師蕭至賢表示,2021年中山大學學生代表在校務會議提出心理假,期望有心理需求的學生可著重調適心理狀態,避免課業加重個人壓力。

中山大學為全台首間設立心理假之學校。示意圖。攝影/傅乙珮

蕭至賢補充,學生們過往出現心理不適的問題時,為避免被他人過度關心,大多會選擇請病假或生理假在家休息,很少主動向課堂教授或親友尋求幫助。請心理假會被貼上「心理疾病患者」的標籤,而該現象未因設置此假別有所改善。中山大學學生李安娜談及,身邊的同學都知道有壓力不想上學時可使用此假別,但大多仍擔心他人異樣眼光而選擇翹課。

設立心理假除給予有心理調適需求的學生自行選擇上學的權利,也讓校方得以關注有此問題的學生。蕭至賢表示,未來仍需向學生推廣「重視心理健康」的觀念,讓學生主動關注自身的情緒,並勇於尋求幫助。

專業評估 轉介協處

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承辦人黃志豪表示,截至112學年度第一學期,已有36所大專院校實施心理假,而目前各校對於心理假的規範不一,請假上限為三或五天,但全台已實施心理假之學校,最終的關懷機制皆為諮商心理師負責評估學生的狀態,再做後續協助,學校諮商便成校園防護的最後一道防線。

然而,校內可給予的協助仍然有限,據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藥事法》規定,校內諮商不可提供學生藥物治療,故目前校園僅能和診所、醫院合作,將心理狀況不佳的學生轉介精神科。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吳佳儀表示,諮商心理師的角色十分重要,校園除增加諮商心理師外,應篩選需立即協助的學生,再加上精神科醫師進校解決學生生理上的問題,才可有效地幫助學生。

精神科醫師駐校,提供學生免費諮詢管道。攝影/陳若妍

人力配置 修法增設

教育部在2022年11月提出《學生輔導法》修正草案,此次修改的重點其一為重新配置輔導人員比例,從原本每1200位學生配一位專業輔導人員,調整為900位,可避免配置不足導致學生無法得到適切支援的問題。

教育部已開始修法補足輔導資源,但根據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承辦人蔡維濬的回應,目前心理假屬《大學法》中大學自治的範圍,代表各大學可在不違反大學法的情況下訂定校內規則,因此,全台各大專院校規定不同的問題仍持續存在。

吳佳儀說明,現今心理疾病患者的年齡層降低,除政府需建立完整的醫療體制外,校園更應盡早預防,提供學生較高的保護環境,因此,讓具有心理困難的學生可以繼續完成學業,應為社會共同努力的目標。

為防止發生學生自殺悲歌,大專院校在教學樓高層加裝欄杆。攝影/傅乙珮

不敢說出口 青少年壓力大

根據2022年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蓄意自我傷害(自殺)死亡成為15至24歲族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僅次於事故傷害。世新大學諮商中心主任黃小玲表示,現代青少年每天接收大量資訊,同時間被不同程度的壓力影響​,若調適不良易形成心理疾病,導致多起校園慘案發生。

青少年在處理人際關係的過程常面臨許多問題,蕭至賢​指出,家庭、​學業、感情是影響學生族群的三大原因。家庭作為影響青少年成長的重要因素,黃小玲認為,家庭環境會持續影響青少年的心理狀況。罹患心理疾病的世新大學劉同學透露,因過去一直逃避家庭創傷,加上課業壓力繁重,以致就讀高中時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針對青少年不願與他人交談,壓抑自身情緒造成負向循環的情況,黃小玲建議,青少年焦慮時,與信任的人傾訴有益調整自身狀態。​不過,​劉同學表示,因怕被特殊關懷,從未讓任何人知道自己的情況。她坦言,當時年齡太小,無法獨自就醫,上大學後自殺念頭已十分強烈,才向校內諮商中心求助。對此,吳佳儀表示,罹患憂鬱症的人一般很難靠自身能力痊愈,需配合專業人員的觀察和治療。

近年罹患心理疾病人數緩升,但患病年齡卻下降。吳佳儀表示​,此趨勢​與網路使用有關​,​​對於本身帶有憂鬱傾向的人,較差的自控力使他們更易沉溺​於​網路。蕭至賢也直言,​媒體塑造的價值觀對青少年影響甚大,「模仿效應」常發生在辨識力不足的青少年中,他們認為若未達成目標,將成為失敗者。

若欲自我調節,吳佳儀鼓勵,可以聆聽白噪音、觀看輕鬆向影片、使用正念呼吸法或每天記錄「三件好事」,都是正向心理學中提供減緩壓力的方式,同時需身邊人鼓勵他們多接觸外界,降低網路的負面影響。黃小玲也提出,​青少年​可將煩惱條列出來,再逐一檢視壓力來源,亦可透過運動,刺激釋放腦內啡和多巴胺,從而改善情緒狀況。

青少年同時承受多方壓力,難以負荷。示意圖。攝影/傅乙珮

優化心理諮商流程 全民齊心抗憂鬱

據行政院重要性別統計資料庫顯示,2022年使用抗憂鬱藥物人次約165萬,較2017年增加40萬,呈逐年上升趨勢。吳佳儀表示,因憂鬱症病徵多變、無法肉眼直觀,加上復原歷程難以明確分期,相較癌症等疾病更難精確醫治。然而,常有憂鬱症患者自認服藥後已痊癒或未見效而自行停藥斷診,導致療效有限。

對於台灣憂鬱症治療現況,吳佳儀認為,大眾對憂鬱症的認識不夠完整,仍存在許多刻板印象及錯誤觀念,「不吃藥也會好」或「吃藥也不會好」等誤解造成病患不信任醫師專業,降低療效。她特別說明,因藥物在憂鬱症的療程中僅占50%,另外50%則包含心理、運動及藝術等非藥物治療,所以並非單靠投藥即可解決,患者須遵從「找對醫生吃對藥」的口訣,配合醫師的指示按時用藥並主動接受治療,才能有效康復。

此外,為加強年輕族群對心理諮商與精神醫療資源的可近性,衛福部於今年8月推行《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供15至30歲年齡層免費心理諮商三次。由於方案推出後迅速額滿,衛福部也於9月宣布加碼各縣市補助名額,擴大服務資源,盼共同建立民眾正確就醫觀念及優化心理諮商服務流程。

對於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吳佳儀表示,雖計畫出發點好,推出後受到大眾響應,但仍擔憂資源是否分配給真正需要的人,由於憂鬱症有輕重之分,若能優先從校園環境中找出中、重度的患者,透過轉介的方式增加免費諮商次數,針對輕度患者則提供教育方案,強化正向心理健康,如此更能達到妥善的資源分配。

教育部推行《校園心理健康促進與自殺防治手冊》,促進學生自救、家長關懷及教師協助。攝影/陳若妍

 

延伸閱讀:

諮商師心事誰人知 壓力調適有訣竅

大學”心理假”上路 喘息或濫用全憑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