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社會社福

口述影像服務 視障者開心「看」電影

記者 劉宇珊、王詩婷/採訪報導

口述影像發展協會多日合作舉辦明盲共融觀賞會,讓視障者與他們的親友能夠一同觀看「口述影像」的電影,只要配上一副接收器,視障者就能透過預先錄製好的口白,理解與想像電影裡的畫面。現今,影廳內的口述影像場次是以明盲共融的方式進行,意味著除了視障人士,明眼人也能購買該場電影票。

視障者們及其家屬排隊在活動櫃檯等待領取接收器。攝影/王詩婷

進到電影院前,若細心留意不難發現電影清單有些場次標示著AD圖樣,而AD是「Audio Description」的簡稱,代表著該電影場次具有口述影像服務。會預先由專業人士錄製好電影中無法用眼睛看到的畫面,包括角色的肢體動作、臉部表情等,在不干擾電影的節奏與對白下,透過口白來描述畫面,讓視障者可以用「聽」的方式,感受電影所帶來的趣味。

視障者們領取接收器後,就能在影廳享用口述影像服務。攝影/王詩婷

口述影像服務讓視障者可以跳脫視覺上的限制,與明眼人一起觀賞電影。但許多民眾卻以為該場次只有視障者才能購買,導致口述影像服務面臨「撐不下去」的危機,口述影像發展協會理事趙又慈表示,由於視障者的消費市場小,若常年以往都只有視障者購票觀看,在自由經濟市場之下,該場次的電影勢必很快就因獲利不高而下檔。

視障者在欣賞口述影像電影前,會先領取一副接收器。攝影/劉宇珊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電影院的口述影像服務,趙又慈說明,明眼人與視障者觀賞同部電影的區別只在於,視障者會多一附耳機,用來接收電影畫面的口白描述。

為守護視障者的文化權,他也呼籲,若是支持明盲共享文化藝術的民眾也能發揮自身力量,在同部電影有口述影像場次與一般場次的選擇之下,可以優先選擇前者,讓這項對於盲眼人而言,珍貴且友善的服務,不因市場機制而消失。

電影準備開場,視障者正戴上耳機並打開接收器開關。攝影/劉宇珊

 

延伸閱讀:

打破框架 口述影像助視障者重新「看見」

「別怕!我陪你!」視障跑者與陪跑員的牽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