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社會社福

呼吸治療師 與生命拔河的天使

記者 鍾知諭、方嘉琳/採訪報導

新冠疫情逐漸穩定,背後的防疫戰士「呼吸治療師」功不可沒,因為疫情,呼吸器的需求量大幅提升,讓呼吸治療師逐漸出現在大眾視野。不過他們不只為確診者診治,也幫助呼吸困難的病患進行治療。近期卻因未領取到完整獎勵金,引起關注。

呼吸治療師清潔雙手,準備為病患治療。攝影/方嘉琳
呼吸治療師清潔雙手,準備為病患治療。攝影/方嘉琳

呼吸治療師主要以操作呼吸器為主,只要是肺炎、心臟衰竭,或是慢性疾病等呼吸困難的病症都是由他們進行治療與復健。

就職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的呼吸治療師杜沅諰表示,她每天都需要檢視昨日夜間病人身體狀況、抽血報告,以及精神意識,再以抽痰方式了解病人有無感染,進而擬定呼吸照護計畫,並針對呼吸參數做調整。杜沅諰說明,沒有一套呼吸器是適用於每一位病人,所以為病患檢查做治療調整,是非常重要的流程。

討論病患治療事宜,做出最合適的診療方法。攝影/方嘉琳

呼吸治療師秉持著照護每個人的一吐一息,默默地守護大家的呼吸健康,是他們堅持下去的動力。提及印象深刻的故事,杜沅諰激動分享,在九年前有一位男性大學生,因為車禍導致脊椎損傷,造成他四肢偏癱、喪失呼吸功能,就連咳嗽的力量都沒有;不過男大生並沒有因此氣餒,反而樂觀面對,偶爾還會跟治療師講笑話,努力的精神感動了杜沅諰。

但是男大生的狀況在起初並沒有逐漸好轉,當許多人都認為他即將進入生命的終點時,杜沅諰不顧眾人眼光,堅持要救回他。杜沅諰回憶,當時是懷孕大著肚子,為了幫助他有力氣咳嗽,挺著肚子復健,十分吃力。最後男大生也不顧所望,成功脫離呼吸器,看到病患回歸正常生活,是杜沅諰最大的成就感。

使用手動式肺部擴張運動,預防病患肺部塌陷。攝影/方嘉琳
使用手動式肺部擴張運動,預防病患肺部塌陷。攝影/方嘉琳

回憶起去年疫情大爆發時期,病患量突然暴增,連一般病房都開設成專責病房。杜沅諰表示,治療時需要穿上兩層防護衣、三層手套,還要戴上護目鏡,加上專責病房為了避免布面沾染病毒而未設窗簾,以及當時正值夏季、病房溫度非常高,就連評估病人都會因護目鏡起霧,在檢查時有很大的困難。

呼吸治療師穿上層層防護服,戴上面罩與口罩。攝影/方嘉琳

根據綜合整理(全國人口資料庫、中華民國呼吸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Worldometer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Respiratory Care)的統計顯示,美國平均每一萬人就有近六位的呼吸治療師,但是台灣卻僅有一位的呼吸治療師。在疫情嚴峻期間,呼吸治療師的人力不足是一大問題。

杜沅諰坦言,疫情當下,平均一位呼吸治療師需負責11至12位病患,加上身上層層包裹防護衣,行動相當不便,治療時間也是遠遠不足。

根據美國呼吸治療師人力資源研究與呼吸治療公會的統計顯示,美國平均每一萬人就有近六位的呼吸治療師,將近臺灣的六倍。資料來源/全國人口資料庫中華民國呼吸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Worldometer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Respiratory Care、製圖/方嘉琳

縱使目前疫情趨緩,但作為近距離接觸確診者的呼吸治療師,染病風險相當高。杜沅諰也談及,過去曾經歷三位同事接連確診,當時總共七位呼吸治療師,等於他們四個人要承擔七人的工作量,實在難以負荷。

對此,呼吸治療公會理事朱修儁表示,目前全台約有2400位呼吸治療師,但是在疫情期間,很多醫院只有一至兩位呼吸治療師值夜班,即便之後有增加人力,但在總人數不變的情況下人力仍是吃緊。呼吸治療公會理事長蘇尚志則認為,希望由政府立法來保障權益。

呼吸治療師的困境不只如此,根據衛生福利部今年五月發出的公函指引,重症患者照護獎勵需依照患者人數與呼吸器使用天數,給予每人每日一萬元的照護獎勵費用,然而他們實際上所領取的獎勵金卻有所落差。

朱修儁說明,每家醫院實際照顧病患的數據和衛福部皆有落差,過去曾有醫院實際照顧500多人次,但是衛福部的公文卻記錄為零。因此,他提出三項訴求,請衛福部建立窗口向基層人員解釋照顧狀況的落差、讓呼吸治療師了解實際照顧人次,以及需開會研討並將工會納入一起討論。

針對獎勵金不明確,呼吸治療工會向衛生福利部提出的三項訴求。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製圖/鍾知諭

「我覺得呼吸治療師是無可取代、無法替代的」杜沅諰感慨的說,呼吸治療師是一個可以左右病患呼吸脫離的職業,很難有人可以取而代之。看到過去已康復病患,傳訊息與照片分享生活,是杜沅諰持續堅持的動力和使命感。

 

延伸閱讀:

醫院設置藝文走廊 期望治癒患者身心

賭癮戒不掉?市立聯合醫院首創博弈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