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焦點環保公衛

一市兩制 桃園市的垃圾減量之路

記者 李茵綺、蔡昀杉/採訪報導

近幾年桃園市人口成長快速,垃圾量也隨之增加。其中部分地區更因鄰近新北市,出現跨縣市丟垃圾亂象。為降低後端處理垃圾壓力,桃園市政府推行一系列垃圾相關政策。

因地制宜 專用垃圾袋阻止跨縣垃圾

桃園市八德區大仁里、大明里,以及龜山區龍華里、迴龍里,位於桃園新北交界處,部分新北市民時常跨區域至桃園市丟垃圾,造成此四里垃圾量暴增。

為解決跨縣市丟棄垃圾問題,桃園市政府於2021年10月起於大仁里、大明里、龍華里、迴龍里試辦為期一年的專用垃圾袋計畫,以垃圾袋分辨新北和桃園的垃圾。試辦期間由桃園市政府免費提供,經由各里里長、鄰長配送,租屋戶或店家等無設籍者,可攜帶租屋證明及身分證明文件至指定地點領取。

桃園市龜山區的龍華里、迴龍及八德區的大明里、大仁里於2021年10月起試辦專用垃圾袋計畫。攝影/蔡昀杉

專用垃圾袋分為三種尺寸,發放方式為一次領取三個月份,包含5公升及14公升各40個、33公升20個,共計100個專用袋。然而有部分民眾提到,每戶對於不同容量大小的垃圾袋需求也有所不同,統一發放的垃圾袋數量讓民眾沒辦法依其習慣使用。

專用垃圾袋共分為5公升、14公升、33公升三種不同容量。攝影/蔡昀杉

試辦專用垃圾袋至今,龜山區迴龍里里長徐麗月表示,光是迴龍里的垃圾收運量就減少20%,效果顯著,且相較於過去隨水費徵收清理垃圾費,專用垃圾袋更有利於里民。

試辦期間專用垃圾袋由桃園市環保局免費提供,若未使用清潔隊將一律拒收。攝影/蔡昀杉

看的見內容物才能用 可透視垃圾袋落實分類

除了四里跨界垃圾問題外,面臨因人口增長而增加的垃圾量,桃園市政府於今(2022)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自1月試辦的「生熟廚餘全回收」政策,並同步展開「可透視垃圾袋政策」宣導期。桃園市民需使用可辨識內容物的垃圾袋丟棄一般垃圾。7月1日政策正式上路後,未使用可透視垃圾袋者除了被拒收以外,將處1200到6000元罰鍰。 

可透視垃圾袋方便清潔隊員更容易辨識民眾是否分類確實。製圖/蔡昀杉

從早餐店提供的塑膠袋到市售的透明垃圾袋皆屬可透視垃圾袋。桃園市市議員蔡永芳說明,規定可透視垃圾袋的用意在於方便清潔隊員辨識民眾是否分類確實,進而減少垃圾量、提高資源回收率。清潔隊員可即時發現垃圾包內是否含有回收物或危險物品,加上廚餘全回收政策正式實施,也能檢視是否有可回收廚餘混雜其中。 

無法看見內容物的不透光垃圾袋不可使用於一般垃圾,但仍可用於回收或廚餘或大型家具。製圖/蔡昀杉

不論是生熟廚餘全回收政策還是可透視垃圾袋政策,蔡永芳認為疫情造成社區及里民活動停擺減少許多政策宣導機會。網路資訊觸及有限,許多長輩可能因而接受不到消息,他建議除了里長、清潔隊可以加強宣導外,也可透過教育地方環保志工隊,讓政策廣傳給民眾。

除了網路宣傳外,各里也向里民發放傳單,宣導可透視垃圾袋政策。攝影/李茵綺

一市兩制 垃圾減量為共同目標

根據環保署數據顯示,2020年桃園市一般廢棄物產生量為125萬8474公噸,位居六都第三。若以人均產量計算則為每人年產約550公斤的垃圾量,高居六都之冠。

人均垃圾產量縣市排名圖。資料來源/環保署、製圖/李奕潔

未來桃園市是否將比照雙北實施隨袋徵收?蔡永芳表示不少議員及里長都表示支持,但若是實施隨袋徵收,桃園市每年將減少近5億的垃圾處理費用。考量市政的推行成本,他認為隨袋徵收應謹慎討論、從長計議。對此桃園市環保局公關室主任蔡元正則說明,一個政策的推展並不能馬上做決議,有待2022年底桃園四里試辦成果,以及桃園市民接受程度等多方考量來評估。

阻止跨縣市垃圾的專用垃圾袋,以及落實垃圾分類的可透視垃圾袋,兩種政策的實施皆是希望可以減少垃圾量的目的。除了政策的規範,民眾也應建立資源回收概念,共同守護環境。

 

延伸閱讀:

新北垃圾袋眉角多 超過容積線恐挨罰

家庭垃圾隨意拋 隨袋徵收考驗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