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焦點財經科技

台灣引進擠乳機器人 提升產能促進動物福祉

記者 鄒欣潔、柴心擇/採訪報導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新竹分所(以下簡稱畜試所)於2019年引進全自動櫥窗型智慧擠乳機器人(以下簡稱擠乳機器人),並於2020年底在苗栗縣西湖鄉乳牛牧場,示範擠乳機器人的自動化作業內容,為改善酪農業勞動人口不足的問題,以機器取代人工擠乳、監測記錄以及清潔消毒等繁重的工作。

農委會從國外引進的全自動擠乳機器人,可以取代大部分人力。攝影/鄒欣潔

牧場會依照乳牛的接受程度劃分,不適應的乳牛仍採用傳統人工進行擠乳,利用乳牛愛吃的「精料」做餌,訓練乳牛主動進入擠乳機器人榨乳。利用高科技的雷射定位系統精準地找到乳頭位置,機械手臂會自動執行套杯並擠乳。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試所新竹分所主任李國華表示,系統會自動檢測牛奶品質,並監測每頭牛隻的健康狀況,若有異常,就會派遣管理員或獸醫前往查看診療。

機器自動擠乳後,將牛乳蒐集至缸中做檢測分類。攝影/鄒欣潔
雷射定位校準乳頭位置,以便套杯擠乳。攝影/鄒欣潔

農業科技研究院在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的報導數據顯示,機器人與傳統人工擠乳相比,產乳量上升10~15%,效益明顯提高,苗栗縣西湖鄉乳牛示範牧場員工邱建瑋說明,由於機器人是24小時全天候運作,乳牛會自動走進擠乳機器人擠奶,因此擠乳頻率較高,產量也提升。

雖然擠乳機器人可以提高產乳效益,但後續的機器保養必須付出高額的成本。李國華說明,每年例行一次的基礎保養,需花費50萬台幣,他建議,酪農將資金投入高成本的設備之前,須擬定系統性的完整規劃,以免無法負荷。

乳牛自動排隊進入擠乳機器人,等待擠乳。攝影/鄒欣潔

隨著農業科技蓬勃發展,國際趨勢開始重視經濟動物的福利,歐盟與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épizooties, OIE)都要求會員國要制定農場動物福利規範,保障經濟動物的權益。李國華表示,擠乳機器人符合牛隻的生理系統,能夠隨時擠乳有助於提升母牛的動物福利,經濟動物的福利考量與寵物不同,這部分需要社會大眾多了解。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研究員李文瑄說,科技隨著人類的需求及國際趨勢變化,擠乳機器人對動物福利的影響是正面的,乳牛能夠隨時依照自己的意願去擠乳,較不會受到人為驅趕的干擾或人力不足的局限。

耗費人力的人工擠乳方式,目前還保留在牧場中。攝影/鄒欣潔

減少了因人力帶來的限制,酪農可朝向增加專業知識的目標邁進。李文瑄提及,以經濟為目的飼養動物,難免存在疑慮,因此要善用科技,改善牧場的飼養狀況外,並增強乳牛飼養的專業與動物福利的知識,藉此打破刻板印象,也提升自我效益及競爭力。

 

延伸閱讀:

純白力量 把關牛奶品質

乳牛飼養解密 小鮮乳大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