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文教生活

文史界護溫州街聚落 保留臺靜農故居

記者 王宥中、胡崢/採訪報導

書法大家臺靜農生於1902年,曾為魯迅的學生,1948年擔任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主任。其書法字集被張大千評為「三百年來倪元璐神髓者,靜農一人也。」臺大的招牌亦出自他的書法字集。其位於溫州街25號的故居,隸屬於臺大,現在卻面臨被拆除的危機。

臺靜農最初是住在溫州街186號,後遷至25號,咫尺天涯,縱然萬般不捨,還是搬離住了40多年的家,他在25號住短短不到一年就與世長辭。搶救俞大維故居組織成員陳勤忠對此表示,對一個老人家而言,他所有的回憶皆在那個40多年的家,當房子被拆除,代表回憶隨之散去。

位於溫州街聚落25號臺靜農的故居,大門緊鎖,圍牆外停滿了車輛。攝影/胡崢

對於現在溫州街25號臺靜農最後歸去的地方,台北市文化局相關審議結果顯示,他們並不知道這是臺靜農的故居。文史工作者蕭文杰認為,某種程度上,這反映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對文化資產缺乏活化的想像,如果自己清楚自己的土地,大概就不會做出如此草率要清除故居的決定。

臺靜農故居庭院內部,落葉枯木及房屋破損, 由此可看出年久失修,閒置已久。照片提供/陳勤忠

在文化資產與都市發展間,如何取得平衡,建築背景出身的陳勤忠指出,他會站在建築角度回看,一個城市裡面住著老、中、青、幼,要滿足所有人住的需求,才會有鬧區、郊區、文教區、兒童樂園、公園等。對老人家來說,需求是老的風貌,才不會有失落感,城市風貌也因而更加完整。

透過城市歷史圖,可以看出溫州街聚落有其濃厚的歷史背景。攝影/王宥中

他更進一步指出,全球化的時代,如果全變成新房子,少了故事和回憶的地方,不會有根的感覺,土地認同,是因為那塊土地上的人和回憶。隨著人口增長,社會持續的發展,一些指標性的東西還是要留下來。世代環境間的差異,多去留意被遺忘和消失的,從而找到社會的平衡。

國立臺灣大學校長管中閔於51日出席文化局審議會指出,因為過去社會的誤解,特出席說明臺大方不以開發拆除為方向,希望能整體規劃,保存這些文化聚落,以更全面更動態的方式,來傳承歷史文化記憶。

離臺靜農故居不遠處,哲學大師殷海光的故居,庭院靜謐而雅致,兩人生前互有往來。攝影/胡崢 

 

延伸閱讀:

文化價值最終審判 化南新村何去何從?

殷海光故居 細品時代的瞬息萬變

百年石頭屋聚落 馬崗漁村存亡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