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社福

幫助貧弱兒童 創造夢想舞台

記者 吳允芊、戴君伊、李品洋/採訪報導

不論出生在怎樣的家庭背景,每個孩子都該享有平等的受教權,出生在貧弱家庭的孩子不該被上一代的條件綑綁,失去學習與脫貧的機會。

兒童福利聯盟資源發展處專案企劃李子薏表示,兒福自扶助經驗中發現,貧弱孩童通常面臨「家長的期望和協助不足」與「教育資源缺乏」兩大困境,造成他們的求學之路充滿難關,甚至有許多孩子年紀輕輕就要分擔家中經濟,被迫放棄課業打工賺錢。然而,在學經歷各方面不足的限制之下,他們只能從事勞力工作,難以脫離貧窮,階級複製成為「窮二代」。

現今社會觀念轉變,越來越多扶助貧弱孩童的機構投入「多元教育」行列。15年前,兒福聯盟捐款人看到貧弱孩子們學習第二專長、發展興趣的需求,捐助資金創辦了培養美術、音樂等才藝方面的圓夢計畫,廣納更多的善心人士捐款,希望能提升孩童競爭力,讓他們獲得「翻轉未來」的力量。

孩童其實有許多潛能等著被發現。攝影/戴君伊

台東「孩子的書屋」自創辦人陳俊朗創立以來,為栽培與陪伴台東偏鄉弱勢學童不遺餘力。輔導老師陳秋蓉說道,貧弱孩童在成長過程中,經常因為學業表現不佳被忽視、邊緣化,而懷疑自己。

因此,書屋栽培孩童多元學習的核心在於陪伴孩子們「探索興趣」與「人生方向」,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自身價值,肯定自己的能力,找到前進的動力。

高雄市美濃區龍山國小學務主任陳薏如表示,學校貧弱孩童以新移民子女占多數,依次是單親、中低收入戶、低收入戶等。這些孩童因為家庭功能不彰,普遍缺乏自信、生活自理能力與未來感等,也削弱了他們為生活努力的意志。因此,現今老師除了傳道授業解惑外,最大的目標是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透過不同的宣導以及教育活動,期望孩子可以為自己負責,翻轉未來、脫離貧困。

龍山國小學生人數不多,因此師長更能關照到每個孩童。照片提供/陳薏如

陳薏如提到,學校裡有位身材矮小且家境清寒的學生,曾被診斷出學習困難,但是她天性非常樂觀、搞笑,不畏懼舞台,對於情感的抒發勝過其他人,因此老師安排她成為烏克麗麗社團的主唱,並告訴她不論結果,盡情投入、努力表演就是個好演員。學校師長不奢求孩子一定要大鳴大放,卻希望他們能從興趣及專長裡找到自己並且試圖翻轉貧困。

龍山國小安排烏克麗麗音樂課程。照片提供/陳薏如

除了白天的上課時間外,龍山國小師長為了解決大多數家境困難孩童放學回家後無人看管、陪伴的問題,向內政部申請了「夜光天使點燈計畫」,就像是課輔班的模式,讓符合資格的貧弱孩童能在學校待到晚上八點。這期間有老師會陪伴孩童完成作業,也會聘請專業師資進校,開設繪畫、電影欣賞、烹飪及美術創作等課程,提供孩童免費的才藝學習機會。

陳薏如認為,推行好幾年下來,師長每日的陪伴讓原本缺乏家庭歸屬感的孩子感受到有人在乎、疼惜他們,逐漸有了對自己的要求與約束力,即便課業真的跟不上,也會盡最大的努力完成,在才藝課程中也看到孩子的無限潛能。

孩子在活動時表演客家獅。照片提供/陳薏如

針對政府在貧弱兒童助學政策的部分,陳薏如說道,其實政府在孩童的午餐、學雜費等基本花費中,已主動提供了很多的金錢補助,但其餘的學習經費,就得靠校方及家庭自己去尋求。

不過,助學計畫的資料準備、申請、執行、成果回報、核銷過程等需求與步驟繁瑣,對於校方來說,師資不夠充沛,現場教學人員背負的事務繁重,長時間下來教育熱忱被折煞,甚至累垮。因此,若政府能增加學校員額配置以及減少行政壓力,老師與行政團隊自然會有更多心力幫助、照料這些貧弱孩子。

走出教課書的框架 培養多元才藝

近年來,為了跳脫現有教育體制,打破傳統教課書框架,教育部持續推動新的教育政策與目標,自2014年公布「實驗教育三法」,希望將教導權還給教育工作者,期望教師能以翻轉及創新的方式,設計多元的教育模板,幫助孩子找出自身多樣性,不再只用成績束縛與判定孩童在學的成敗。

七賢國小每日早晨都有全校的運動時間。攝影/戴君伊

宜蘭縣員山鄉七賢國小透過12年國教前導計畫,讓老師能親自學習編織、烘焙、種菜等實作技能,並教導孩子,校長劉建成說道:「給魚吃不如教釣魚」要幫助弱勢孩童脫貧,並非一味的提供金錢補助,而是要讓他們有機會發展多元長才,培養實際的技能。

劉建成親自教導孩童種植的知識。攝影/吳允芊

此外,七賢國小師長們也會帶領孩子們「自己做、自己賣」,來賺取金錢,希望藉此能讓孩子們體會賺錢的辛苦,更懂得珍惜。劉建成表示,希望社會大眾看待貧弱孩童不要只是同情,能夠給予他們肯定。

七賢國小孩童的手作編織。攝影/戴君伊

更特別的是,七賢國小自2015年申請了家庭扶助基金會的「親子樂學」計畫,在每個周末提供免費的多元親子課程,邀請家長帶著孩童參加,期望能藉此凝聚家庭成員們的情感。課業學習固然重要,但跳脫舊有的教育框架已經成為現今的授課趨勢,探索第二專長可以讓孩子拋開成績壓力,開心發展多元才藝,進而了解學習也可以很有趣。

孩童受教權由誰來守護?

為了幫助家庭經濟困頓的孩童,政府、民間機構都會給予生活與經濟上的扶助,但是能給的幫助有限,雖然多少能夠減輕家長們的經濟壓力,但真的能保障孩童們的讀書品質嗎?

台灣愛希望兒童關懷發展協會會長吳鳳梅表示,雖然衛生福利部、各地政府社會局會給予低收、中低收、單親家庭補助,但在進行個案訪查的過程中,他們發現有些家庭雖然符合政府補助條件,但並非貧戶。反而有許多家庭被某些條件限制,得不到政府的幫忙,成為邊緣戶,最後只能依靠民間團體補助。 

孩子學習植栽,悉心培養小樹苗。攝影/戴君伊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的長期捐款人陳彥,年輕時曾經歷過很困苦的生活,因此非常能體會需要錢可是沒有錢的困難,多年來都會固定捐款資助貧弱孩童的學費。陳彥認為「能手心向下給的時候就幫助他人,會比自己手心向上跟別人要來的幸福」,施比受更有福。

不過,有許多家長得到孩童助學的資金後,卻未把錢花在刀口上,孩子依舊沒有受到完整的教育。吳鳳梅說,有些偏鄉弱勢家庭大人沒工作,成天酗酒,不在乎孩童課業發展,甚至連書桌都沒有。因此,協會使用愛心捐款在偏鄉設立「課輔班」,集結安親班、才藝班、補習班的多功能,在課後時間照顧、陪伴孩童。

貧弱孩子的先天教育、學習環境較不足,容易錯失許多學習新知的良機,導致成績落後,久而久之便形成惡性循環。在學習的這條路上,除了學校師長、外界的幫助,孩童也會需要家人的陪伴及指導,而慈善團體能做到的就是幫助困境中的孩童抓住僅存的機會,真正的權益還是需要每位孩童家長們共同守護。

 

延伸閱讀:

台灣偏鄉教育之路 大學生不缺席

實驗教育人數激增 配套措施待落實

偏鄉教育創新 特殊優勢發展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