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國小學生體育課體驗走繩。照片提供/雙溪國小
文教生活

偏鄉教育創新 特殊優勢發展無限可能

記者 呂佩倫、許凱婷、徐沛琪、曾羽柔/採訪報導

翻轉教育成為一股潮流,位於偏遠地區的教師也不落人後。偏鄉學校的自然優勢,反而創造出有特色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更有興趣學習。透過老師的改變、家長的配合、政府的支持,創新教學成功落實在課堂中。

揭開偏鄉教育新挑戰

立法院為讓偏鄉學童受完善教育,於106年11月三讀通過《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教育部也在相關子法中明確定義「偏遠地區」。此條例所稱偏遠地區學校,指因交通、文化、生活機能、數位環境、社會經濟條件或其他因素,致有教育資源不足情形的公立中、小學校。此外,也將離島地區學校全數納為偏遠地區學校。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詹志禹認為,偏鄉教育面臨的問題涉及層面廣泛,大致可分為生存、生活及生命三大面向解決。第一,「生存」,當地是否具備某種產業或謀生方式,像是有利發展的生態資源,一套讓人們生存的可能性;第二,「生活」,當地是否擁有一定的生活品質,讓人們找到一種對於生活的寄託;第三,生命,是最能與教育緊密連結。

製圖/許凱婷、資料來源/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

簡單來說,教育的作用代表傳承,讓下一代生命得到延續,就是學校的任務。詹志禹思考著,若能將三者緊密連結,教育系統與其他系統(經濟、產業)相互並進,永續發展的可能性便能提升。他說:「偏鄉學校人數減少,學校若能釋出閒置空間作為教育育成中心,在經濟或產業界的支持下,幫助青年返鄉創業,也許能創造當地更多就業機會。」

除了地域性的問題,師資的去留也是偏鄉教育當前的困境。年輕教師考量因素相對資深教師來多,如感情、家庭等個人因素,會有許多難以兼顧的狀況;更重要的是,透過教學獲得的成就與滿足感微弱,由於偏鄉的升學壓力較小,學生學習動機易分散、成效降低,都可能使老師增加挫折感,留下來的可能性自然沒那麼高。

為穩定偏鄉師資,教育部也在《偏鄉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中規範,正式教師須綁約6年,以及偏遠學校可將編制員額三分之一以下人事經費,透過公開徵選,增加「專聘教師」及「代理教師」,期待透過多管齊下手段,挽救偏鄉師資流動率過高的窘境。

師資培育新課題 助偏鄉教師創新教學

網絡的覆蓋率在政府與企業的合作下連年攀升,尤其,目前台灣位於偏鄉的學校在資源及硬體設備上比起以前豐富,甚至不輸都市學校。事實上,很少人知道,翻轉教學的創新做法很多時候反而是源起於偏鄉。基於偏鄉本身的需求,發展出一套特色教學模式,相較於受限地理位置的都市學校是難以推行的。

舉例來說,位於雲林古坑的華南小學是台灣最具特色生態學校,豐富的山林資源,造就天然的上課教室。學生只要拿著筆、帶著相機,觀察並記錄,展現教學上與在地環境緊密連結。另外,偏鄉學校由於各班級人數匱乏,因而發展出混齡教學特色,增進同儕間的互動,破除標準化的教育模式。這些創新做法的先行者皆是偏鄉萌生出來,再傳遞到都市。

全台目前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小學屬於偏鄉學校,因偏鄉人口較都市少,教育問題相形下較容易被政策忽視。現正任教於南投縣爽文國中的老師王政忠表示,偏鄉孩子沒有得到平等、專業對待,沒有機會的才是偏鄉。他更強調,偏鄉不在於距離城市的遠近,也並非家庭的平均收入高低,而是城鄉差異,所以翻轉的關鍵在於師資,並非偏鄉的師資不夠專業,而是偏鄉的專業師資太少。一位專業的教師可以看見偏鄉的不同來設計教學策略,給予適當的教學內容,而這不同便能成為亮點與特色。

因此,該如何協助偏鄉教師創新教學,是目前師資培育大學面臨的挑戰。詹志禹談到師資培育課程,其大多朝都市學校為發展方向,缺乏思考偏鄉教育的特殊需求。面對偏鄉孩子不同的家庭背景,更應該多花心思在親師互動上。像是家庭訪問,密切追蹤孩子的狀況。他說,「老師若能去到偏鄉教學,才能賦予自己更大的開創空間,而免於被同化。」所以,為了增加學生的文化刺激,偏鄉教師需要做的是開創更有效的教學模式,並且將熱情傳遞給學校,進而影響教學文化。

北市山區國小轉型 強調培養學童實作能力
雙溪國小學生體育課體驗走繩。照片提供/雙溪國小

台北市士林區的雙溪國小為了避免全校只剩66名學生而遭到裁撤危機,因此在教學上就必須改變。雙溪小學不同於北市其他小學,地處士林和內湖交界的大崙尾山的山腰,利用現有的自然資源,如同變身成森林小學,翻轉成學校的特色。藉由山區地形,發展出獨特的山林冒險和生態探索課程,將課程著重於讓孩童親身體驗。台北市雙溪國小校長張育成表示,學校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培養孩子的實作能力,重於對知識的獲得。

現今的教育,因為學生接收的資訊量龐大、教學時間緊湊,進而讓學生對學習越來越被動。雙溪國小對學童採用民主和開放式的教育,可以讓孩子主動學習,並從小開始訓練思考與選擇的能力,更強調教育就應該在體驗中學習。

例如利用自身的地理特色,將體育課開發成冒險的課程,過往以球類為主的體育課,在該校則要學習攀岩、爬樹和走繩甚至溯溪,培養孩子的平衡感和勇氣;又例如,課程中藉由自己動手做「月琴」,運用山林中的枯木,作出月琴的元素並將它組合起來,完成屬於自己的樂器。在製作過程中,結合了各個科目的知識,如自然課可以理解琴弦對聲音的影響與共鳴的原理;數學課則是融入公分衡量與換算等等。張育成認為,讓孩子動手操作,成就感是不一樣的,教育就是做有意義的東西,與自己連結。

雙溪國小體育課程朔溪活動。照片提供/雙溪國小

雙溪國小是採開放大學區制,並無戶籍設限,學校的教育轉型成果亮眼,逐漸被媒體與家長關注,因此學生的入學人數逐漸回升,從民國101年的66人到今年的129人。校長張育成表示,家長認同教育理念才會將孩子送來,對於學校辦學來說,是一大助力,而學校也一直在做修正或是精進。學校教育的轉變對學生而言,以實作的方式代替了單向的授課,增加了學習的意願及樂趣,讓孩子能真正的參與其中。

轉學生蔡佳誼表示,之前會賴床或假裝生病來逃避上課,現在每天都很期待來學校用「玩」的方式學習,學到更多技能而不只是念書。從小就讀於雙溪國小的陳以函則認為,校內人數少,因此更有機會代表學校參加比賽,透過競賽增廣見聞、學習成長。

雙溪國小學生木工課程。照片提供/雙溪國小

雙溪國小強調「讓孩子在體驗中學習」,突破傳統的教育體制,將戶外森林化身為教室。張育成表示,有些孩子用看的就會放棄,要利用同儕間的比較,當有一次經驗後,以後也能勇敢嘗試。雙溪國小和翻轉教育的理念都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在實作的過程中,依照學生的學習狀況,給予不同的協助。張育成表示,翻轉教育是透過引導學生共學練習自我表達,還可以內化知識,是教與學雙方的改變,而這種變化頗具成效。

雙溪國小學生與自己製作的月琴。照片提供/雙溪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