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公衛

限塑時代來臨 我們的回收去哪了?

記者 王鈺茹、葉冠洵、蔡于茵、蕭元媚/採訪報導

分類好然後呢?

環保署統計資料顯示,民國107年台灣資源回收率達53.28%,甚至被美國華爾街日報冠上「垃圾處理的天才」之名,但這些垃圾被分類完後到底去了哪裡?地球真的有辦法負擔我們製造出來的垃圾嗎?

台灣的回收業是世界數一數二,卻很少人知道回收物進入處理廠後會面臨的狀況,塑膠回收業者楊小姐透露,國內現有業者是無法負擔這些塑膠廢料,畢竟賺錢做生意,只能收有價值的。楊小姐表示,能回收的塑膠會盡可能全數回收,政府不收的塑膠類垃圾,只能交由民間業者處理,「真的要講的話,很大一部份都當成垃圾燒掉了。」

「資源回收物一定要分類才有價值」,楊小姐以自家回收廠為例做說明,他們只收四種塑膠,從中又能再細分成十幾種,台灣都是靠人力在處理這些回收物,業者除了要負擔員工薪資、水電費及地租外,還需面臨政府法令的問題,光是土地取得就相當困難。

「我們(回收廠)要在工業區做,但政府不給我們進工業區,就只能找外圍私人土地」,楊小姐表示,資收業者曾向環保局反映,卻得到環保局只負責執法的回應,並強調若想修法的話只能找立法委員陳情,「我們(資收業者)會覺得政府在這塊是沒有作為的,只能自力更生,政府只會訂一套很不適合我們的法令來規範我們。」

婆婆正忙著分類堆積如山的塑膠回收物。攝影/葉冠洵
混塑回收效益低 衝擊再生廠商

市面上塑膠產品琳琅滿目,然而,目前環保署公告應回收的塑膠製品只有塑膠容器。由於塑膠容器生產來源較單純,經過分解處理後相對乾淨,可以取得純度高、品質好的再生塑料,其中又以寶特瓶為首的瓶罐類回收狀況較佳,因為材質單一、數量龐大,受再生廠商青睞。

七大類可回收塑膠類。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製圖/嚴鈺雯

塑膠再生粒子的應用多元,以市面上最常見的寶特瓶回收為例,PET材質的再生粒子可以製成衣服、假髮等生活用品,2014年世足賽中,克里斯蒂亞諾·羅納度(Cristiano Ronaldo)等知名球星身上穿的環保球衣都是由台灣廠商以PET再生粒子再製而成。牛奶罐、優酪乳罐等商品的PE材質,則能再生製成洗髮精瓶罐、垃圾桶、工具箱等。

近年來減塑意識抬頭,塑膠卻仍有其無可取代的商業優勢,「再塑」成為促成循環經濟不可或缺的一大功臣,改變過去單一線性的生產模式,以回收再製此關鍵完整循環機制,降低環境負擔的同時,發展綠色新經濟。
近十年全國一般廢棄物回收量。 (單位: 公噸)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塑膠製品來源日趨複雜,製造商往往為了提高產品性能,將多種不同的塑膠原料混合使用,形成「混塑」。回收廠單靠人工分類難以辨別,若欲將混塑分離,不僅需要極大的成本,更需大幅降低再生塑料品質,無法生產出具有高經濟效益的再生商品,對再生廠商形成巨大的衝擊。

經多道篩選、過濾後,造粒出的「塑膠再生粒子」。攝影/王鈺茹

「政府應規範上游的製造廠統一商品材質」連泰紙業管理部經理連大鈞表示,材質統一才能提高處理廠回收意願,除此之外,塑膠回收物超過負荷量,大城市中卻沒有可以建造能夠妥善分類塑膠回收物的空間,相關產業與政府單位應將資訊透明化,對民眾加以教育、宣導,不讓熱心回收做白工。

策略性規劃  政策與教育並行

環保署於107年起實施限塑政策,規定商家不得提供免費塑膠袋,更將在108年7月擴大推行,要求商家不得提供一次性塑膠吸管給內用客人。「如果我說要外帶,卻坐在店內呢?」社團法人台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專案經理劉欣維認為這項政策只完成一半,仍有須改善的問題,期盼政府能有更多的監督。

孫瑋孜對紙製吸管持懷疑態度。攝影/葉冠洵

連鎖速食業者為因應此政策,把杯蓋改為方便就口的設計,更將吸管全面改為紙製,「吸管是不是真的沒有塑膠材質,還需要去深入了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學者孫瑋孜對此提出疑問。

「如果浴室的水滿出來了,你會選擇把水撈出去,還是關掉水龍頭?」劉欣維認為這就如同我們的垃圾問題,限塑政策或是回收再生都只是後端的解決方法,治標不治本,希望政府能夠制定垃圾減量政策,採行策略性規劃,像是規定幾年內不再使用部分一次性產品,並推行替代性產品,將能徹底回收的物品再製成可用產品,以達到重複利用循環,開始減少垃圾量。

行政院環保署廢管處科技正鄧丕信表示,政府提出的減塑計劃,分為短、中、長期三個階段目標,逐步減少塑膠袋及拋性塑膠產品的使用量,盼在民國114年能將管制範圍擴大到包括夜市、市場等攤販,並在119年達到完全限制使用塑膠袋的目標。

鄧丕信表示,限塑政策91年推行至今,主要的阻力來自民眾、業者和製造商,「針對不同對象,分階段逐步擴大實施」,希望能透過持續宣導,培養民眾自行準備購物袋的意識和習慣。針對製造商,環保署以輔導方式,協助有意轉型的廠商,並提倡採用對環境友善的材質製造商品。

有了政府的政策,劉欣維認為更需要落實的是民眾的回收及垃圾減量教育,「民眾教育跟政府政策要並行,這樣才能更徹底搭配政府的政策。」

生物可分解塑膠  PLA真的環保嗎?
劉欣維認為民眾教育與政策必須並行。攝影/葉冠洵

劉欣維也提到,台灣人已經習慣便利的生活,「用完就丟,很少人會去想這些垃圾去哪裡了,接下來該怎麼面對這些垃圾的問題。」他舉例,玉米澱粉(PLA)是由生質材料製成的,並不是真正的塑膠,一旦混入一般的塑膠回收系統,整批產品就沒辦法再製成商品了。

一些連鎖餐飲業如麥當勞、星巴克使用的飲品外帶杯就是PLA材質,「這項產品的本意是好的,但末端的處理很困難,政府應當有更完善的配套措施。」

劉欣維解釋,PLA主打生物可分解塑料,必須在一定的溼度及溫度條件下才能分解,平常是缺乏這種環境處理它,「它(PLA)有回收標章,但不能跟一般塑膠回收一起處理,也不能直接當成垃圾」,政府欲以紙吸管與生質塑膠PLA吸管取代塑膠吸管的使用,卻忽略了回收無門的根本問題,最後仍須以焚燒方式處理,並沒有減輕環境負擔。

環保署資源回收基金管理會連姓組長表示,台灣目前確實無法處理PLA政府曾經把PLA再製成BB彈並外銷,認為它就算落在土壤也可以隨著時間被分解,但如果沒有在特定的條件下,PLA衰減的速度是很慢的,「就跟丟一個塑膠在土壤上一樣。」不過連組長強調,政府積極在研發能解決PLA問題的機器

PLA材質必須長時間在特定環境下才能分解。攝影/葉冠洵

政府制定政策前須思考輕重緩急,循序漸進,全面禁用前應先實施人性化與商業利益可以平衡的「使用者付費」,並建立更完整的回收體系,否則政策淪為「跟流行」而失去應有的成效,畫虎不成反類犬。

融媒體精彩報導:《限塑時代來臨 我們的回收去哪了?